在环境危机深重,雾霾压顶,中央督察组转徙全国的时代背景下,相信没有哪个企业敢挑战环保部门的权威。不过,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有这么一家牛逼到跌倒的企业做了一件大事,将环保部督察组生生拒之门外。2月24日,当环保部督察组一行来到富士康精密电子(廊坊)有限公司时,却被拒之门外。不甘吃鳖的执法人员多次出示执法证,依然被拒绝进入现场检查。富士康与环保部门叫板,无疑是火星撞地球的环保大事件!对于无数被环保风暴蹂躏千百遍,却待督察组如初恋的民企来说,心里无异于打翻了五味瓶。具体什么感觉,也许只能用“你懂的”来回答。
环保治理重在平常监督 不在突袭
其实,环保治理重在平常监管,而不在突袭。这种突袭只会导致企业做面子工作,而不会真正落到实处。近年来,政府发起的环保风暴越来越脱离法制精神,甚至被贴上了“一刀切“、”运动式治污”、“环保大跃进”等政治标签。导致环保部门逐渐养成了不讲理的工作作风,每到环保风口,官吏们进门就封,不污染的企业也停产,甚至连饭店也被要求关门!这样的环保突袭,令人怨声载道。
”国家在做重大局的事,但是殊不知真正的大局是民生。环保重要,民生更重要。哮喘虽然是病,但是掐着脖子不让喘气就算是治病了吗?”。
”不冒烟,无污染的企业不是照样叫停吗?中央领导啥都不懂,光会一刀切。地方管理光知道借故贪污。政府瞎搞一刀切,大批工人失业!“
”地方政府借环保之名乱收费,不管污染不污染收钱就给办证,苦逼的永远是老百姓!政府这么作你们早干啥去了,你们当初的规划不行老百姓就该为你们的失职买单吗!。
对于水泥行业来说,环保督察也是查起来风风火火,但有时查得却不够专业,不是问题也报出问题,让许多企业蔑视这样的督察。而真正查出问题了,罚款金额太少,早些日子,有网友爆料某企业违规被罚500元,哑然失声反讥为“天价罚款”。有的罚2万,这种“保护性”罚款,相对于水泥企业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如此,督查不够专业有失权威,罚金太少又使企业违法成本太低,法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最终致使企业无视环保督查,在环保生产方面依然我行我素。
借着环保督查的名义涨价
2月28日,贵港市云鹏特种水泥有限公司发布产品调价通知:
随着环保督查的加严,各行各业涨声一片。多少企业以环保成本增加为借口,顺势涨价。目前,水泥行业错峰生产陆续开窑,按常理,水泥供给量会相应增加,量升价跌,但却出现水泥价格反而有集体上调的声音,安徽芜湖、宣城、池州、铜陵等地区等主要厂家袋装水泥出厂普遍上调16元/吨。目前熟料与高标散泥离岸价格出现倒挂。其他局部地区也在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