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聯和水泥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在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注冊成立。這是全國首個由地方政府牽頭、水泥企業自愿參與組建的區域水泥企業公共管理平臺。在當前水泥行業面臨去產能、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形勢下,該公司的成立受到了行業高度關注和期許,成立之前已有傳聞在業內不脛而走,被看作是破解當前水泥行業發展難題的一塊試驗田,或將為全國水泥行業健康發展提供寶貴經驗。
近日,記者來到淄川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看到掛有“淄博聯和水泥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牌子的辦公室內井然有序,工作人員已經在正常工作。
淄博是工業大市,也是建材大市,水泥、陶瓷等工業企業數量多、產量大。在過去的10多年間,淄博市水泥工業快速發展,生產能力迅速提高。目前淄博共有9條水泥熟料生產線,年產水泥約2000多萬噸,但淄博當地每年實際水泥需求只有600萬噸。水泥企業數量多、產能分散,加上沒有能夠主導和影響市場的龍頭企業,因此當地水泥市場長期處于惡性競爭的狀態。
據淄博聯和水泥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過去幾年,淄博水泥行業反復出現大面積虧損,每家企業都感覺到生存極度艱難。淄川區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34號文件和省里相關文件提出的推進傳統產業區域兼并重組的精神,與淄博區域市場內7家水泥企業反復醞釀溝通,決定嘗試共同組建一個管理公司來破解行業難題。7家企業有民營企業、也有國企,如果通過控股管理會很復雜、時間會很長,因此計劃第一步先整合經營權和管理權,然后通過委托管理來整合行業。關于水泥去產能,初步設想由管理公司收取一定的技術服務費,成立水泥產能退出基金,引導小的水泥粉磨或生產企業逐漸退出市場。目前淄博市政府還沒有出臺具體政策,在剛剛結束的淄博市人大會上,以及近期淄博市建材協會組織企業與中國水泥協會的溝通中,都談到了配套出臺退出產能政策的問題。
管理公司負責人強調,在下一步工作中肯定會遇到許多問題和矛盾,現在的政策依據是國務院34號文件、2016年5月山東省政府《關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2015年3月山東省建材工業協會《山東省水泥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三個文件,在未來工作中只有通過認真摸索和努力嘗試來逐步解決。“我們內心很堅定,一定積極面對問題、認真解決問題,慢慢摸索著往前走。預計未來水泥市場不會有太大需求,當前水泥產能肯定嚴重過剩,我們聯合管理公司內7家水泥公司有可能關掉幾條生產線,主動減量,維持一個合理的市場水泥供應量和企業利潤空間,讓大家都能健康生存。”
據了解,“淄博聯和水泥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在組建過程得到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淄博市委書記王浩在調研中給予高度肯定,淄川區人民政府主動作為,為管理公司的組建提供了人力、物力支持和政策傾斜。據淄川區政府參與組建的負責人介紹,組建淄博聯和水泥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主要目的是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供給側改革的文件精神,嚴格執行錯峰生產,實行無例外統一停窯,達到以最少的資源消耗實現最大效益的目標,同時為其它產業的結構調整提供有益的嘗試。
7家水泥企業分別是淄博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山東東華水泥有限公司、山東山鋁水泥有限公司、淄博市淄川區寶山水泥廠、淄博魯中水泥有限公司、臨朐山水水泥有限公司、淄博崇正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分跨淄博、濰坊兩市,隸屬于不同所有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