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有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多位做水泥批发和零售的商户报料:水泥的确是涨了,最近销量比较畅通,但是从水泥厂的进货价也涨了,而且现在周边的水泥厂都没有恢复生产,每次都得去上百公里外的中联水泥厂拉货,运输成本和运输难度都上升了,所以我们这些商户并没有因为水泥价格上涨而增加收益。有业内人士称,小企业在涨价后不赚钱只是一个开始,众多中小型水泥企业将面临着倒闭。
原材料价格上涨厉害
事实上,从去年年初开始,煤碳等大宗原材料就开始上涨,数月后传导到整个工业领域。
煤价上涨
近日,环渤海动力煤、榆林和内蒙等地煤价、煤运开始新一轮上涨,短短数天,榆阳区6000大卡末煤坑口煤价再次突破500元/吨,籽煤更是畅销,最高报价已经达到了560元/吨。榆阳区几个还有库存的煤矿于近两日开始大幅上调价格,单次涨幅达30-50元/吨不等。目前榆阳区块煤价格一路攀升至580元/吨。煤的新一轮上涨,又要引发水泥价格的上涨行情。
运输成本走高
国家治超持续发酵,导致各生产资源运费不断上升,更是给水泥生产成本雪上加霜。
面对原材料、运输成本的涨价,中小型水泥企业开始叫苦连天,因为它们抵御涨价风险的能力太弱。很多中小型水泥企业表示,以后的日子不要谈价格,缺货将称常态!有订单现在也不敢接!价格涨得太快了,最怕接的订单价格还不如进货价格,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区域协同生产 小企业分不到羹
数日前,山东省国资委发布消息称,淄川区公有资产管理公司与7家山东主要水泥企业,在淄博共同发起设立了全国首个水泥管理公司——淄博联和水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将作为一个可操作性的交易平台,使平台内的水泥企业间实现统一销售、统一监控、统一供应、统一物流,进一步优化了水泥产能布局和市场资源配置,这其实也是大企业区域协同调价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保护了相关7家大企业间的利益,而不相关联的中小企业不在受保护的范围内。
中小型水泥企业“提价难”,最根本原因在于行业延续多年的价格战。中小型企业能在行业立足,在开业之初一般都是凭借低价优势获得的市场份额。在大宗原材料涨价后,大部分中小水泥企业凭借着低价优势赢得的市场将要失去。原因是,面对上游原料燃料的涨价,以及运输成本的上涨,人工工资的上涨,中小水泥企业不上调价格难以支撑,于是将大幅度涨价,这样就导致丢失客户。而大型水泥企业因为协同调价,统一销售、统一监控、统一物流,生产成本相应降低,涨价幅度不会太大,稳定了客户源。也就是说,原料涨价会使中小型企业面临两难境地:不涨价难支撑,涨价会失去客户。
环保督查 再度掀起“关停整治潮”!
2017年是深化改革之年,去产能是重中之重。“整改”“取缔”“再加码”……自2月15日以来,环保部组织开展了2017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截止昨日(3月8日),专项督查已结束。从督查的情况看,有的地区对落后产能排查不仔细,漏报落后产能企业信息;有些地区未按要求将落后产能及时淘汰,做到应退尽退,工作滞后;有些地区对落后产能的设备拆除不到位;部分企业环保设施不健全,污染物超标排放。
针对以上问题,环保部下一步将在国办发〔2016〕34号文的统领下,紧紧围绕行业提质增效,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和法治力量倒逼达不到法律标准要求的产能和竞争乏力关停退出。这样一来,那些小、散、乱的水泥企业或将面临被关停整治。
有业内人士称,在原材料上涨、运输成本上涨、环保加码的情况下,中小型企业不堪重负很难存活。企业倒闭潮很有可能出现在不久的将来。希望中小企业管理层看到自己企业所处的困境,采取适合自己企业、正确的方式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