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工程公司也就敢要價到1200萬,因為利潤透明,再高業主就要把你踢飛了。如果是關系比較好的長期合作伙伴,會適當打折。也就是說你最開始要價到1200萬的話,打個9折,1080萬。
一般設計合同占項目總投資不會超過10%,為了好算一點吧,我們假設這個項目成本1個億。這也就意味著,一大幫子人辛辛苦苦,忙前忙后,笑臉貼大巴掌地干完一個項目,公司才能掙不到100萬,也就是總合同的1%不到。
5.這么個合同以干一年計,大概需要20-30人。公司拿走一大半利潤作為現金流,大家分個年終獎絕對也就是幾K吧。現在這物價,幾K在一線城市也就買幾個大包子嘗嘗吧。好吧,這還是一帆風順的情況。
現在的情況是這個合同被以大概600萬的成本接下來了。這是啥概念呢?公司為了執行這個項目,在支付日常成本的同時還要補貼項目。
很多設計院也好,工程公司也好,都是算產值的,這些可憐的工程師干完這個項目發現自己的產值是負的,還要賠給公司錢。公司自然不會干這種把錢給你再從你口袋里拿出來的傻事,它只會在給你的時候就把該拿的拿掉。
于是工程師們發現各種福利越來越差,有些甚至取消了。項目的活卻一點也沒少,到了后期為了節省成本,公司還會逐漸把人撤出。這就意味著越是主導專業越到后期,越要累個半死。而前期覺得自己撿到大便宜的業主,最后發現自己深陷泥潭而不能抽身。項目結束的時候算算,發現自己根本沒省到錢。
6.項目里的小明,剛剛升職為工程師,他30歲左右,喜歡穿白襯衫,見到人總是謙和地笑著。小明有著一份還不錯的薪水,但在這同時還有著房貸、車貸要還,家里的大胖小子還要上好一些的幼兒園。
小明剛進這個項目的時候被通知一個月有2000塊的項目補助,結果進來以后因為項目不賺錢,補助取消了。慢慢地,其他地方的福利也越攤越薄,公司這鍋粥越來越稀,吃完這口尚不能糊口的飯,還要笑臉相迎,扛著更多的磚。這樣的小明,不止一個人。他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他大部分的時候沉默寡言,埋頭苦干。你看不到他肩上的重擔。
工程公司的項目經理李磊,在拿到項目的那天就開始失眠。一年項目做下來,白頭發多了好幾百根,煙每天一包。本來和業主JIM關系老好的,干完以后也基本上絕交了。領導每個月寫一封郵件質疑他的進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