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業經濟運行特點
工業產值增長加快,增加值增勢趨緩。1-2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7192.3億元,同比增長12.2%,分別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加快5.1、3.1個百分點;受價格核算等因素影響,增加值增速不及預期,增加值增長7.2%,同比加快0.2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全年回落0.8個百分點。從三大門類看,制造業增長8.2%,同比加快0.9個百分點,較去年回落0.1個百分點;采掘業和電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分別下降3.6%、0.5%,合計下拉工業增速0.5個百分點。從全國來看,我省工業增速高于全國0.9個百分點,快于山西(4.8%)、湖南(6.3%),低于江西(8.7%)、安徽(7.9%)、河南(7.8%),居中部第4、全國第15位。
圖1 2016年以來當月、累計增加值增速
節后復產情況較好,企業開工率穩步提升。正月初七全省工業企業開工率為48%,初八以后復工進度逐漸加快,初十上升至78.7%,正月十六開工率達93%,較去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分行業看,汽車、電子信息、醫藥等行業企業開工率分別為97.4%、97.4%、96.7%,紡織、建材、石化、食品等行業企業開工率分別為94.8%、94%、93.1%、92.1%,基本恢復正常生產。
多數產品實現增產,產銷銜接基本平衡。1-2月,全省工業完成銷售產值7070.3億元,增長12.3%,高于去年同期4.2個百分點。工業完成內銷產值6775.8億元,增長11.2%,完成出口交貨值294.5億元,同比增長4%。工業品產銷率為98.3%,與去年同期持平。全省監測的396種工業產品中,232種產量實現增長,增產面為58.6%,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其中城市軌道交通、鋰電池等15種產品產量成倍數增長,銅材、電子元件等15種產品產量增長50%以上,卷煙、光纜、SUV等50種產品增幅超過20%。
區域工業分化明顯,重點城市增速回落。1-2月,市州間增速差距拉大,增速在10%以上有3個,7%-10%之間有5個,7%以下有9個,2個負增長。 林區、十堰、荊門分別增長23%、17.9%、10.8%,增速居市州前列。“一主兩副”中心城市中武漢增長5.4%,同比提高8.1個百分點,低于全省1.8個百分點,宜昌、襄陽分別增長7.6%和8.9%,同比分別回落2.2和0.7個百分點。仙桃、潛江受工業價格指數及同期高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分別下降3.8%、2.9%。
工業用電保持增長,重點行業較快增長。1-2月,全省工業用電量16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分別高于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10.6、2.9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用電122.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9%。分行業看,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行業電量分別增長43.9%、10.9%、4.6%,石油加工、文體用品、交通運輸及電氣電子設備行業增長28.3%、30%、12.3%,醫藥、食品行業增長13.8%、3.7%。
二、主要行業運行情況
1-2月,多數行業運行態勢平穩,全省41個大類行業中30個實現增長,14個保持兩位數增長,7個增速超過15%。
汽車行業生產加快。乘用車產銷兩旺,商用車形勢好轉,加之武漢通用二期等重大項目提高帶動,行業增加值增長16%,分別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加快0.4、2.1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加快2.1個百分點。前兩個月,全省汽車產量41.8萬輛,增長15.2%。分車型看,轎車、越野車在市場需求拉動下繼續保持增長,產量增長7%、27.5%;客車、載貨車市場回暖,產量分別增長9.1%、32.5%。東風本田、上海通用武漢基地產值分別增長33.7%、31.8%,神龍公司下降44.6%。
食品行業增長較快。全行業在煙草、酒飲料和精制茶等子行業拉動下,增長11.4%,同比加快20.7個百分點。分子行業看,煙草行業生產恢復正常,在同期低基數(-58%)上增長20.2%,同比加快78.2個百分點;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業分別增長10.4%、5.5%,同比回落0.2、7.1個百分點;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長11.3%,同比加快3.3個百分點;卷煙產量增長30.1%,食用油、飲料酒、大米產量增長20.5%、9%、5.9%。
石化行業增長放緩。受原材料漲價、沿江生態整治等因素影響,化工企業經營壓力加大,加之同期基數較高、今年缺乏大的增長點,全行業增長出現放緩,增加值增長3.7%,同比回落11.2個百分點。其中石油開采業下降15.3%,石油加工、化工、橡膠塑料行業分別增長3.9%、2%、10.6%,同比回落13.3、13.2、3.9個百分點。乙烯產量14.4萬噸,增長5.1 %;化肥、塑料制品產量增長3.9%和-0.4%。
機械行業增勢趨緩。全行業增加值增長4%,同比回落4.5個百分點。其中,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制造業分別增長8.3%和2.3%,發動機產量增長18%,水泥和金屬冶煉設備分別下降15.4%和48.1%,儀器儀表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8%,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光學儀器儀表分別增長10%、3.9%。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10%,同比加快8.5個百分點。
鋼鐵有色行業增速下滑。鋼材、精煉銅等價格持續上漲,但受原材料成本及環保整治、壓減產能特別是價格核算等因素影響,鋼鐵、有色行業增加值分別下降5.1%、3.4%。全省鋼材產量550萬噸,增長9%,鋼筋、中厚寬鋼帶產量增長9.8%、6.3%,中板、特厚板產量下降2.2%、9.1%,十種有色金屬產量下降4.1%。2月末鄂鋼鋼材價格2400元/噸,同比增長23.1%,環比持平。
建材行業增勢放緩。受固定資產投資下滑及季節因素影響,建材行業增加值增長8.1%,增速同比回落4.5個百分點,比去年末回落1.5個百分點。全省水泥產量1247萬噸,下降3%,瓷磚產量下降5%。2月末鄂東水泥(強度等級42.5)出廠價為294元/噸,較去年同期提高17.6 %。
電子設備制造業快速增長。受益電子產品需求改善、重大項目投產,電子設備行業在去年高基數(35.4%)基礎上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增加值增長17.6%。主要產品中,光纜增長27.8%,液晶顯示屏增長212.9%、電子元件增長69.1%,而手機、計算機整機、平板電腦分別下降23.6%、19%和16%。武漢新芯、冠捷顯示產值分別增長49.3%、7.4%。
紡織行業經營困難。受人工、融資成本上升及匯率波動等因素制約,紡織企業普遍經營困難,行業增加值下降3.3%。其中服裝業增長6.4%,服裝完成產量1.66億件,朵以服飾增長9%;紡織、化纖行業下降3.3%、12.5%,無紡布產量下降1.5%;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增長6.6%,天然毛皮服裝產量增長3.1%。
醫藥行業增勢良好。受益醫療分診改革以及國家大力推動中醫藥發展,行業增長12.6%,同比加快4個百分點,較去年加快2.6個百分點。中成藥產量7.1萬噸,增長12.7%;化學藥品產量4.7萬噸,增長6.8%。
三、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工業發展面臨的形勢錯綜復雜,經濟運行中的制約因素和困難挑戰增多。主要表現在:
(一)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從市州看,17個市州中與去年同期相比11個工業增速出現回落,仙桃、潛江出現負增長,與去年12月份相比10個出現回落;從行業看,41個大類行業中11個增加值出現下降,28個增速同比出現回落。從減產因素看,受環保整治、去產能等因素影響,企業停產減產現象增多。如2月份咸寧市22家企業停產、63家企業減產,85家企業合計減少產值9.58億元,拉低該市累計工業增速5.2個百分點。從企業數增量看,2013-2015年全省凈增規上企業多在1200戶以上,2016年僅有500多戶,新進規企業數量減少成為影響工業增速的重要因素。
(二)價格因素影響突出。1-2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7.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9.1%。我省能源資源貧乏、大宗生產資料以購進為主,大大壓縮了產品附加值空間,影響了工業增加值率的提升。1-2月,湖北PPI同比平均上漲5.6%,低于全國1.8個百分點。從內部結構看,采掘工業、原料工業價格同比分別上漲21.4%、14.3%,而加工工業價格僅上漲6.3%,漲幅相差8-15個百分點,導致增加值漲幅大大低于產值增幅。
(三)成本資金制約加大。從成本看,我省特殊的能源資源稟賦和產業結構,導致價格輸入性成本較高,加之電力、社保、融資等成本相對較高,工業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加大。去年全省工業百元主營收入成本為85.86元,與上年同期和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均高出0.34元。今年PPI持續回升,尤其是能源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我省工業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從資金看,金融資本“脫實入虛”問題依然不突出,基層反映,當前銀行限貸、減貸、抽貸現象時有發生,部分縣市擔保公司擔保業務違約現象增多,企業資金鏈、擔保鏈風險仍較突出,企業資金斷裂、三角債現象有所抬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