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12月23日央視報道冀東黑龍江項目涉嫌違規之后,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安全監管總局、銀監會、中國建材聯合會等10個部門和單位組成聯合調查組,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對冀東水泥黑龍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冀東黑龍江公司”)日產7200噸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項目(以下簡稱“冀東水泥項目”)進行了調查。
根據調查組反饋的意見顯示,冀東水泥項目確實存在企業違法違規開工建設、國家有關政策沒有落實到位、項目建設監管不到位等方面的問題,黑龍江省政府一再強調,冀東黑龍江水泥項目是一個特殊情況,存在很多歷史遺留問題,以此推斷,省政府或力促該項目投產。
調查組曾在針對冀東黑龍江水泥項目的意見建議中指出: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化解過剩產能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供給側結構性能改革的重要內容。嚴禁違法違規建設水泥項目、嚴禁新增水泥產能是紅線也是底線。冀東水泥項目經過長時間發酵,已經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尤其是焦點訪談播報后,社會有關方面高度關注。大家一定要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從堅決維護中央權威,確保中央政令暢通、令行禁止的角度看待這一事件,妥善處理。
(二)深入剖析問題。該項目歷經多年,曾經有過能夠合規推進的機會,但沒有把握住,直到目前仍沒有得到妥善解決,這種情況在全國不是多見的。調查組在上面提到了幾個問題,有關企業提出的問題我們也作了通報。這些問題不一定全面客觀準確,但是我們建議黑龍江省在下一步深入研究剖析問題時予以重視,找準問題根源,化解矛盾,妥善處理。
(三)采取有效處置措施。當前要著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該項目停止建設,若企業恢復建設,要嚴肅查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二是對項目違法違規建設行為提出處理意見;三是對項目后續處理,要在嚴禁新增產能、依法依規的前提下,研究確定方案,做到公開透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積極穩妥組織實施。
值得思考的是,為何該項目在多次被政府叫停之后,一直沒有真正停工,時至今日,已達8年之久。該項目為何會持續如此之久,如果該項目涉嫌違規,在8年的時間內,當地主管部門為何沒有及時制止,如果該項目合法合規,那么當地主管部門針對冀東黑龍江公司的產能置換方案為何遲遲沒有核準,當地主管部門在這件事情中扮演的是怎么樣的“角色”,我們不得而知。
目前各方對冀東黑龍江水泥項目涉嫌違規各執已見。冀東黑龍江水泥項目最早是以招商引資的方式進入,當地主管部門考慮該項目為水泥產能置換,通過淘汰落后水泥產能,推動當地水泥行業發展。但是該項目在建設審批環節確實存在部分問題,導致事態發展到今天的狀態,最后將如何解決,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