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了!高考了!请大家不要喧哗!开车不要按喇叭!水泥厂不要弄出动静来。
水泥行业小伙伴们还记得当年你们考了多少分吗?有没有留下遗憾?请在下方留言
在中国,高考被看做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是对每一个莘莘学子寒窗苦读的检验,号称是最能改变人生命运的时刻,我们在学校里最常被老师激励的一句话便是“知识改变命运”。
高考过后进入大学校园,是接触新的知识的开始,也是构建一个人际圈子的开始,就像是不久前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中的“汉大帮”。
“我们几个是校友哦”!
你未来的校友可能是他们
这是一部反腐剧,剧中人物设定自然会主要围绕“政法”专业展开。在水泥工业这个大舞台上,当前活跃于业界的大佬也自然大多出身“水泥”专业。
在这举国瞩目的高考季,水泥人网小编也带大家进行一个梳理,细数一下各位大佬毕业于哪所高校,他们中间有哪些是校友关系,各位网友也看下,谁曾经也和你师出同门呢?
宋志平,197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化学系,1995年获得了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工程博士学位。
姚燕,198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材料工程系。
崔星太,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与科学系。

刘志江,华南工学院胶凝材料专业毕业。

乔龙德,武汉理工大学毕业。
孔祥忠,1978年7月-1982年7月,山东建材学院(现济南大学)学习,任班长、系学生支部书记。
高长明,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化工系水泥工艺专业。
高登榜,安徽淮南矿业学院矿山机械制造专业本科毕业。
郭文叁,197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材料系。
姜德义,2009年6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于九洲,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机械系,1999年9月至2000年11月 河北师范大学学习,后赴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学习。
张增光,毕业于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现济南大学)中专部水泥工业专业。
李叶青,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专业。

宓敬田,毕业于济南省委党校,获颁职业学位。

张才奎,毕业于中央党校领导干部函授班,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

张斌,2003年7月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9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取得硕士学位。

李留法,1975年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1980年被选优保送到河南大学中文系学习。
章小华,毕业于浙江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郭成洲,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刘明寿,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MBA。
徐贵生,1995年5月-1997年7月,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党政管理专业学习。
刘埃林,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
刘永行,1968年从西华大学毕业。
蒋晓萌,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
水泥行业的“汉东大学”!
和《人民的名义》里人才济济的“汉东大学”一样,水泥行业也有培养了众多水泥业重要“角色”的学府。比如...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位于华中地区最大城市——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特色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等重点建设的中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校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朝末期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分属于教育部、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而成。
水泥行业部分武汉理工大学校友
宋志平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乔龙德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
肖家祥 中国建材股份副总裁、南方水泥总裁
李叶青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崔星太 中国联合水泥集团董事长
蒋晓萌 尖峰集团董事长
徐培涛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之云 中材国际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
于九洲 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济南大学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卓越计划高校,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高校,是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应用型特色名校高校之一。
济南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942年建校的山东省建国学校。1949年10月9日,“南京国立高级窑业学校”迁至博山,建立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1952年9月6日,工业干部学校、窑业技术学校正式合并,改建“山东省博山工业技术学校”197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建为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2000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和济南联合大学合并组建济南大学。
水泥行业部分济南大学校友:
孔祥忠 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
张增光 原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才奎 原山东山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隋玉民 中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张金栋 中国建材股份副总裁
孙建成 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总经理
当然,除了上述两所高校以外,还有很多高校在水泥行业“桃李满园”。比如同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等,正是有了这些高校,我国的水泥工业才能人才济济,推动者我国水泥工业走到今天。
(内容来源于企业、学校官网以及网络,如有差池以实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