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泥物美價廉 一個月“跌”兩回
湖南長沙、衡陽、邵陽、常德等地水泥價格下調幅度較大。其中邵陽地區水泥價格下調幅度最大,接近50元/噸。長沙地區水泥價格也呈現下調趨勢。水泥價格從320元/噸下滑至260-270元/噸。
湖南地區水泥均價下調原因:
1、天氣因素:湖南地區自六月以來因高溫多雨,有街道受到洪水沖泡,工程項目的正常開展面臨挑戰,水泥銷量急劇下滑。
2、外來低價水泥競爭:湖南省會長沙,受到外來低價水泥沖擊,市場競爭激烈,水泥價格下行趨勢明顯。
3、市場需求不濟,水泥庫存偏高:自六月份以來,水泥廠家為保證水泥銷量對價格進行下調。
4、熟料價格的下調:湖南地區水泥生產成本回落。熟料自六月以來,價格持續下跌,對水泥價格下行趨勢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山西部分地區水泥價格報價上漲
受持續停窯限產影響,山西中部太原、陽泉等地企業庫存普遍較低,尤其太原地區環保影響磨機限制性運轉。受此影響,市場水泥供給趨緊,近期兩地一些水泥企業掛牌報價大幅上調40-60元/噸不等,大廠42.5級散裝水泥掛牌出廠攀漲至350-360元停窯至月底水泥供應緊缺,高價新單已有少量成交,前期市場低價迅速減少。但據市場反饋來看,仍有少數廠家報價維持在280-300元/噸價位,短時市場價格水平暫未完全統一,略顯混亂。
山西地區水泥價格之所以出現上漲態勢,究其原因:
首先,隨著國家對環增保護的重視越來越強,各地方政府對大氣污染治理的力度不斷加大,作為國家重點調控的高排放產業,水泥生產受到最直接的影響,水泥企業停窯限產的次數增加,間接影響了水泥的供應,停產期間改善了水泥市場的供求關系,助推了價格的上漲。
其次,政策支持,政府推動,水泥錯峰生產覆蓋面擴大,水泥停窯限產力度加大。
第三,煤炭價格上漲和公路治理超限導致水泥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加,推動水泥價格上漲。
最重要的在于,價格連續多年下行,長期低位,觸底反彈。全國P.O42.5散裝水泥市場價格于2014年跌破350元/噸,2015年跌破300元/噸,至2016年初更是跌破250元/噸,價格幾乎到了跌無可跌的地步,大多數水泥企業面臨虧損或瀕臨虧損的局面,這時候企業漲價意愿十分強烈,價格觸底回升也是在情理之中。預計后期山西地區水泥價格仍保持高位運行。
華東地區需求不足 水泥欲漲無力
隨著三伏天的到來,華東地區的梅雨季節宣告結束,天已放晴,但是受到三伏天氣溫普遍較高的影響,水泥市場需求量依然不足。
江蘇省:截止上周未南通、蘇州等地部分大廠外銷水泥價格繼續下調10元/噸。連云港等地部分外來散泥價格也繼續下跌10~15元/噸。
浙江省:七月初浙北杭嘉湖地區水泥、熟料價格下調15~20元/噸后。
安徽省:截止上周未皖北宿州地區低標號水泥降價20元/噸。13日~15日安徽六安、蕪湖地區主要廠家對地銷水泥價格進行下調。其中六安地區低標價格下調10元/噸,高標價格下調20元/噸;蕪湖地區對42.5級散泥下調15元/噸,52.5級散泥下調20元/噸。目前區域主要廠家水泥掛牌價略高20元/噸左右,而52.5級散泥報價略高20~30元/噸。
江西省:7月初贛北、贛西、贛東北等地主要廠家水泥價格下跌10-25元/噸。5~6日撫州水泥價格曾普降20元/噸;8~11日南昌、九江、上饒、安吉、景德鎮等多地價格繼續下跌10~30元/噸。
福建省:上周廈泉漳地區部分主要廠家水泥價格下調20~30元/噸。其中廈門、漳州地區下調30元/噸;對泉州、莆田地區下調20元/噸。福州地區上周末部分大廠散泥價格繼續走低5~15元/噸。周邊寧德地區價格月初跟進下調10~20元/噸,目前暫穩。
山東省:7上旬省內企業有意推漲水泥熟料價格10~30元/噸,但據市場反饋來看,基本沒有落實。
水泥銷售有段經典的《三句半》,可以很好的概括水泥市場一整年的行情:

“量、價、款”水泥銷售三字經!從本年度水泥價格行情來看,后勢將依據水泥銷售的《三字經》繼續“演繹”下去,二三季度欲漲無力,預計進入四季度后水泥價格將逐漸趨于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