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泥網站介紹,臺泥創立于1946年,主要營業范圍包含水泥、水泥制品之生產與銷售,以及預拌混凝土之產銷。2014年在全中國的總產能約為6000萬噸,在全中國排名第六。 臺泥為全球主要外銷廠商之一,其高質量在國際間頗負盛譽。目前,業務遍及臺灣,以及廣東、廣西、江蘇、遼寧、貴州、四川、重慶、云南、安徽、福建等地。
為貫徹“環保是責任不是成本“的環保理念,善盡社會公民責任,臺泥陸續涉足發電、廢棄物處理等領域。其中,建于臺灣花蓮縣的和平電廠,承擔著臺灣4%的電力生產任務。除了旗下各廠實施節能減排措施之外,臺泥和平廠首創“水泥廠、火力發電廠、港口”三合一的“循環經濟”模式,將水泥廠及火力發電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通過互補、再利用及就近運輸的方式:產業和流通布局一起,讓煤炭水泥輸送距離最短,對環境沖擊降到最低;電廠排煙脫硫系統所需之石灰石粉由水泥廠直接供應,排煙脫硫系統所產生之石膏直接送到水泥廠作為水泥生產之配料,收塵器所收集之煤灰亦送水泥廠資源再利用。廢棄物回收率達99%以上,電廠且無灰塘設置。除了配備的港口交通污染較少、廢棄物回收率高之外,水泥生產與發電的協同效應,很好地體現了資源循環利用的布局效果。最后出廠區的,只有電力、水泥產品和二氧化碳。

“水泥廠、火力發電廠、港口”三合一的“循環經濟”模式圖
為解決二氧化碳排放問題,臺泥與臺灣工研院合作,2013年期在和平廠建設了全球最大的鈣回路捕獲二氧化碳示范廠,捕獲下來的二氧化碳,用以研發微藻固碳養殖技術,并在生物質、蝦紅素產品研發方面取得了進展。這一模式,充分結合了鈣循環捕獲技術與水泥業生產流程,建構出一種創新的二氧化碳捕獲與再利用循環經濟模式。
在環保服務方面,自 1983 年起,臺泥就開始利用水泥窯1300度高溫燃燒的特性,每年為臺灣各產業處理廢溶劑、氟化鈣污泥、火力電廠煤灰、凈水廠污泥、工程廢土等約100萬噸。
1992年,其與威立雅合資成立達和環保服務公司,積極投入環保事業,目前已在臺灣運營了8座垃圾焚燒廠,日處理垃圾7500噸,年處理量 198 萬噸,服務?口超過 650 萬?,約占全臺灣人口的28.2%。旗下的達和廢棄物清除公司是臺北最大的廢棄物清運公司,服務范圍涵蓋臺北與新北市一般生活垃圾及大型廢棄物的清除,另為客戶提供資源回收及垃圾分類以降低費用的規劃服務。每年垃圾清運量為5萬噸。旗下達和清宇公司專業處理一般及有害事業廢棄物,許可處理量為每日300噸。其主要接收事業單位所產生的具有一定熱值的液體廢棄物,如廢油泥、廢潤滑油等,生產為專供水泥廠、汽車廠、鋼鐵廠等能源用戶使用的再生燃料。
同時其下屬上水公司和達和技術服務公司,則跨足水處理市場,提供產業界廢水處理廠的操作維護、公務部門污水處理廠與下水道系統的運營管理,以及工業廢水處理服務,目前運營有7個水廠,每日總處理量為139萬立方米。

達和環保旗下公司及項目布局圖
其中位于臺灣新北市的八里垃圾焚燒廠,是臺灣當局上世紀90年代初規劃建設的24個焚燒廠之一,2007年,由新北市政府以OT(Operate-Transfer)方式委托達和環保運營管理,期限為15年。
八里廠總設計容量為1350噸/日,目前日處理量1200噸,每噸約發電650度,年發電量達2.5億度,收入約4億新臺幣。項目實行回饋金制度,建設成為了當地的風景區,很多鄰利公用施舍也免費向居民開放,同時開展多樣主題交流活動,受到民眾、政府和行業的高度評價,成為垃圾焚燒行業睦鄰友好的標桿項目,每年接待國內外參觀者近5萬人。
2015年,臺泥全力建構環保產業價值鏈。12月臺泥貴州安順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項目正式建成投產。這是臺泥集團在大陸建設的首個垃圾協同處置項目,也是其構建環保產業價值鏈的示范工程。該項目采用日本川崎研發的氣化爐結合水泥窯分解爐技術,結合臺泥安順5000t/d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預分解生產中的高溫煅燒工藝,規劃日處理生活200噸、年總處理量約7.3萬噸,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最大垃圾儲量可達5000立方米。
2016年7月,臺泥又與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人民政府就水泥窯協同生活垃圾處理線項目正式簽訂合作協議。根據今年4月項目最新環評公示,擬利用臺泥韶關新建的一條日產熟料6000噸水泥回轉窯對曲江區生活垃圾進行處理,預計垃圾日處理量可達300噸以上,總投資金額12073.44萬元。

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工藝圖
臺泥副總經理呂克甫對中國固廢網介紹,在當前形勢下,“水泥企業要想永續,就必須走這個方向,多做環保事業。”張安平補充:“企業做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只講利益最大化,要去做一些應該做的事情。”之前,臺泥講“環保是責任不是成本”,張安平認為,“環保不只是責任”。在他看來,“環保就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且國家的環保標準越來越高,這時候,企業必須思考如何來應對。二氧化碳捕捉及產品應用,以及垃圾、污水處理等環保服務,就是基于此的應對和布局,也是企業的責任。
據介紹,除安順和韶關之外,臺泥還有項目正與內地政府溝通。未來,進軍大陸,也許會用合資公司達和環保,繼續和威立雅合作,但不會局限于固定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