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直徑萬分之一毫米的灰塵,在廣闊的環境中小至微不足道。如果這種小小的灰塵密集到一定程度,被風吹到空氣中,那將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督查組在常山南方水泥檢查
4月10日,記者跟隨“藍天保衛”1號省級督查組,來到常山南方水泥廠時發現,這里對重大污染源的防范無懈可擊,但對小灰塵的治理卻動作遲緩。
督查組的車輛剛駛入常山南方水泥廠區的大門,右側就是一片棕黃色的堆場,由于堆積面較大,堆積物也較高,記者無法看到堆場的邊際。
按說,水泥廠的堆場應該有遮擋物,起碼要做到防風、防水、防泄漏,而這個巨大的堆場為什么是露天的呢?
常山南方水泥生產技術部部長嚴偉云介紹,這是2015年,衢州一家企業送來的50多萬噸鋼渣,南方水泥只是幫助其消納,這幾年也陸續用掉了一些,但絕大部分扔堆放在這里。不過,嚴偉云強調,他們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做好了防水污染的措施。

堆場里黑色的煤渣遇到風就會漫天飛舞
那么,從2015年到2018年,3年過去了,為什么還沒采取防塵和防雨水的措施呢?“由于鋼渣堆放后表面一層迅速凝結成塊,我們認為產生的揚塵很少,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嚴偉云表示,他們會盡快拿出方案,在短時間內完成鋼渣堆場的覆蓋工作。
無獨有偶,在常山南方水泥的另一個堆場,督查組又發現了揚塵的問題。這原本是一個露天堆場,2016年G20杭州峰會時,被有關部門要求停止使用,該企業把大量的煤炭運走后,并沒有將地面清理干凈。

幾十萬噸的鋼渣露天堆放
記者在現場看到,堆場的最深處仍堆積著少量的煤炭,附近還有裝卸煤炭的大貨車,堆場邊兩間工作用房內也有幾名工人在活動,說明這個露天堆場仍在使用。隨同的南方水泥有關負責人解釋說,這里只是一個轉運場地,有煤炭運來后,就會迅速轉運到該去的地方。
督察組的聯絡員周斌提出,堆場殘余的粉塵要盡快清理干凈,如果繼續做堆場,必須按要求進行整改,避免大量粉塵漫天飛舞。
嚴偉云表示,他們已經拿到了該堆場加棚改造項目環境影響的報告,等工程完工后就可以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督查人員介紹,根據最近兩天督查組工作的情況看,關于粉塵治理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有企業認識上的問題,也有執行不到位的問題,希望通過督查,特別是相關媒體報道后,能引起地方職能部門和相關企業對控制揚塵的重視,讓天空更藍,讓生活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