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昌良在長三角地區做了多年的水泥銷售,跟以往各地跑著找客戶相比,今年他的工作好干了很多,在辦公室等著,就有客戶打電話或者直接上門下訂單。他介紹,今年不僅不愁訂單,水泥的價格也好了很多。
上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營銷總監 許昌良:目前,在整個上海南方的平均銷價在400塊錢左右,上漲了20%到30%左右,也是近十年來水泥運行價格最高的一年。

許昌良介紹,每年這個時候都是水泥的淡季,每噸的價格都會下降大概100塊錢,但今年只微降了20塊錢,維持在了上半年以來的高位走勢。而從近一周各地報價來看,部分地區水泥的價格甚至還在持續上漲。
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非金屬建材行業分析師 王愫:在目前這樣一個淡季的情況下,長三角地區和川渝地區出現了20到40塊錢不等的價格的上浮,也體現著整個行業淡季不淡,高景氣的一個態勢。現在,全國全品種的均價應該是在每噸410元左右,從有統計數據的過去15年的角度來講,處于一個歷史的絕對高位。
數據顯示,7月18日到19日,浙北蘇南及安徽沿江水泥熟料價格上調10元/噸,調后安徽沿江水泥熟料離岸價漲至420元/噸。

7月21日,江蘇金峰水泥出廠報價再次上調20元/噸,三天內累計上調30元/噸,領漲區域市場。反季上漲的水泥價格,也直接拉升了行業利潤。

數據顯示, 2018年1到5月水泥行業累計利潤為514.91億元,同比增長163.86%,處于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在水泥行業上市公司公布的上半年業績預告中:
四川雙馬上半年實現凈利潤預計增長469.65%以上。海螺水泥上半年實現凈利同比增加53.73億元-67.1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80%-100%。

萬年青、福建水泥、天山股份、冀東水泥等也都實現了400%以上的增長,冀東水泥更是打破2013年以來上半年扣非歸母凈利為負的魔咒,實現了凈利4.8-5.2億的大幅扭虧。

環保出清疊加錯峰限產 水泥供需緊平衡
△央視財經《交易時間》欄目視頻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水泥行業利潤大漲的主要原因,是市場供需形勢的變化。而和以往依托于需求好轉不同,這輪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供給的大幅收縮。

在浙江長興縣的一家水泥廠,兩條5000噸的生產線,今年上半年都已經分別停產了35天。

浙江湖州槐坎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胥坤泉介紹,像這樣的錯峰停產,是目前水泥行業的常態。據了解,目前東北、西北、華北地區錯峰停產時間已經達到五到六個月,去產量比例達50%,華東地區去產量比例也達到了20%,這使得今年上半年水泥產量大幅縮減。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助理 孔祥忠:數據顯示,2017年年底到2018年年初,全國15個省市錯峰生產共計減少水泥熟料產量2.6億噸。通過錯峰生產,整個行業的效益相對是穩定提升的。

此外,全國范圍內的環保高壓,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區域環保督察的收緊,也讓不達標小企業陸續出清,供應進一步縮減,水泥供需出現緊平衡。業內人士分析,今年下半年水泥供需預計將延續緊平衡態勢,價格也將延續高位走勢。

水泥產能依舊過剩 到2020年壓減3.9億噸
△央視財經《交易時間》欄目視頻
全年來看,供需緊平衡會使水泥價格仍然維持高位,但是分析認為,水泥價格長期還是面臨著下行的壓力,因為從整體來看,水泥行業產能過剩依然非常嚴重。

據介紹,在行業去產能的背景下,水泥行業雖然改變了原來每年新增1億噸甚至2億噸新增產能的情況,但去年的新增產能依然超過2千萬噸。而隨著國內基礎設施的越來越完備,作為建材原材料的水泥市場需求并不樂觀。在多家水泥企業負責人看來,今年的業績長期來看不可持續。去產能,還是關鍵。在浙江長興縣,一家水泥廠兩條5000噸的生產線,已經明確即將關停。

據了解,此前,工信部明確提出,到2020年,水泥行業去產能20%左右,壓減熟料產能約3.9億噸。全行業在努力壓減產能、抑制新增產能的同時,也在探尋產能退出的有效辦法。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助理 孔祥忠:現在在山東、東北、新疆,我們已經分別建立了一些以去產能為目的的創新試驗平臺,把一個地區在一個小的區域里面,這些企業通過股權關系,建立一個經濟實體,做一個平臺協調這塊的市場。實踐證明,應該說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市場的平衡是有好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