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作舉措 聚焦“四大重點”
一是針對秸稈露天焚燒,開創“兩區管理”模式。將秸稈禁燒工作劃分禁燒區和限燒區,進一步提升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明確將城市周邊、高速公路、國省干道、鐵路沿線及機場周邊等區域劃為秸稈禁燒區,實行更加嚴格的區域秸稈禁燒政策。
其他區域劃定為限燒區,實行有條件、有組織、有計劃地限制燒除政策,由各縣(市)區選擇氣象條件利于污染物擴散的天氣,分批分區開展計劃燒除。
吉林省將結合每日火點通報情況,對禁燒時段內,發現的第一個火點,由省財政廳直接扣撥相關縣(市、區)50萬元,對以后出現的火點每個扣除30萬元,扣撥資金將通過獎勵和專項補償的方式,劃撥給工作先進地區,專項用于秸稈禁燒相關工作。
二是著力解決煤煙型污染問題。按期完成燃煤鍋爐達標改造,9月30日前完成20蒸噸及以上非電燃煤鍋爐達標改造;加大劣質散煤查處力度,組織開展專項執法檢查行動,從源頭杜絕劣質散煤的使用,年底前長春、吉林、四平要完成清潔燃料供應體系建設;制定錯峰啟爐方案,合理調控供熱運行時間,采用隔時分批起爐方式,防止集中起爐造成大氣污染。
三是強化工業企業污染治理。今年秋冬季,吉林省將在推進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的基礎上,開展“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專項行動;
實施重點行業錯峰生產,所有水泥熟料生產線要于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期間全面停產,最大限度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為冬季燃煤供熱騰出容量。
四是做好重污染天氣的快速響應和精準應對。完善應急預案體系,著力提高預測預報能力,強化省級重污染天氣聯合預測預報機制;抓好應急響應,有效減緩重污染天氣不利影響;開展聯防聯控,當預測出現大范圍重污染天氣時,省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要組織相關地區和部門開展聯合響應,同步啟動應急預案,同步采取應急管控措施,形成防控合力。
吉林省水泥熟料生產線清單
截止2017年12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