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非洲馬拉維的首都利隆圭二區,我們今天聽朋友說馬拉維的水泥出現短缺情況,原因是馬拉維的雨季要來了,大家都想在雨季來之前趕著把工程做完,而且陳偉告訴我們,之前還有出現過排隊購買水泥的狀況。
為什么會造成短缺呢,難道馬拉維就沒有生產水泥的能力和技術嗎?并不是的,因為馬拉維缺少生產水泥的原材料,其本國的水泥只有百分之二十是自家生產的,而百分之八十則依賴進口。主要進口國是贊比亞,其次是莫桑比克、坦桑尼亞。
而如此依賴進口,結果就導致其生產成本大大提高,進而導致銷售價格上漲,在出現短缺情況時,一袋水泥平均6000夸查,折合人民幣60元左右,但現在短缺情況解決后,價格卻還是下不來,水泥的售價已經漲到8500夸查,人民幣80塊左右。
而且在馬拉維,絕對不止只有水泥存在這一種現象。
因地處熱帶氣候,頻繁的雨季雖給當地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但是也刺激了很多行業的發展,特別是避雨用的產品。一到雨季,雨傘、雨布直接就成了剛需,同時價格也在一路飆升,持久不下。
而且不同于其他國家,馬拉維的經濟市場由于人口數量的關系,可控性強,一個行業很容易在一年某個時間點形成壟斷,這個也是造成各類剛需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