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市環保專項督察組在徐州市賈汪區解臺船閘附近發現一家水泥制品廠存在污染問題。

記者:“我們現在來到徐州市賈汪區一家水泥制品廠,我們可以看到廠里堆放了上千節的水泥制品管,還有大量的生產磨具。這里的環境管控措施是否能跟得上呢?”

記者:“我們現在來到徐州市賈汪區一家水泥制品廠,我們可以看到廠里堆放了上千節的水泥制品管,還有大量的生產磨具。這里的環境管控措施是否能跟得上呢?”
徐州市環保專項督察組在現場看到,廠里生產線到處布滿粉塵,一些工人正在忙著整修設備。看到督察組到來,廠里開始忙著灑水。
賈汪區解臺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 解振合:“沒干,多少天都沒干了。”
該負責人的回答顯然與事實不符,現場有不少工人,運載原料的車輛也有進出。專項督察組經過判斷,企業屬于幾天前短暫停產。也就是說今年以來直到前幾天,這個水泥制品廠一直在生產。同時,該廠的環境管控都未達到國家要求。
徐州市環保專項督察組工作人員:“水泥制品行業應該是料場、堆場封閉,加工車間應該封閉,形成負壓,然后用布袋除塵器進行收塵。這家水泥制品行業所有的環保措施幾乎未有。”
賈汪區解臺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 解振合:“ 這個廠80年代就干了,原來的生產工藝沒有揚塵措施,噴淋、霧炮了。”
雖然企業一直在強調即將拆遷的理由,但是企業只要生產一天,就必須要遵循國家環境管控要求。現場督察組通過大量說明工作后,企業負責人表態,認同企業的環境保護主體責任。
賈汪區解臺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 解振合:“我今天霧炮什么都買好了,昨天沒得閑給我送,我們下一步要采取什么措施,我們要生產霧炮灑水車都得上齊。”
一個年產值上千萬元的水泥企業,竟然在過去生產幾十年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符合國家要求的環境管控措施,實在令人吃驚。對該廠存在的環保問題,環保專項督察組將嚴肅跟蹤督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