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原材料,水泥工業與經濟建設密切相關,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水泥仍將是人類社會的主要建筑材料。作為傳統行業的建材行業,一直以來被稱為“兩高一資”行業,是僅次于冶金、化工行業的第三大耗能大戶,因此水泥單位產品能耗對建材工業節能降耗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于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交通運輸業快速發展等等這些因素的影響,水泥的需求量呈現增長趨勢。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下,高度分散的中國水泥行業即將迎來重組和整合時代。我國將重點支持優勢企業在水泥行業內并購重組落后和困難企業,鼓勵大型企業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資源利用率。
目前,水泥市場各地不一,水泥行業集中度較低,全國前十大生產廠商市場占有率不到20%,未來行業并購整合,并從區域競爭逐漸擴張到全國性競爭將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水泥行業的地域性特征,使得各地市場景氣度各不相同。西部和北部更多受益于政府經濟刺激計劃,水泥市場產銷兩旺,因此毛利率較高。其中西北地區水泥企業毛利率最高,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0%多;東部和中部由于經濟發達,行業競爭過于激烈,毛利率偏低。西北區域水泥需求主要依靠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拉動。而西南區域新型干法比例及城市化率都偏低,且由于西南地區運輸相對封閉,水泥價格一直位居全國首位。且災后重建再加上4萬億投資中的大型基建項目,都進一步推進西南區域的水泥需求和價格。西南區域將是全國六大水泥區域中景氣度最好、發展最具潛力的區域市場。
“十二五”期間,隨著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國內市場對水泥總量需求將由高速增長逐步轉為平穩增長,增速明顯趨緩。但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發展加快。預測水泥年均增長3%~4%,2015年國內水泥需求量為22億噸左右。可見水泥行業未來發展的空間是巨大。
隨著政府加大對重點水泥集團的扶持力度,將有助于解決一直困擾國內水泥龍頭企業發展的融資瓶頸,進一步推動水泥行業整合,未來的兼并重組將進一步加劇;通過兼并重組壯大的水泥集團,更有條件進一步兼并重組,加速產業集中度提高。可以預期,未來水泥行業洗牌將加速,區域性龍頭企業在行業地位將進一步加強,水泥行業的并購也將愈演愈烈。 長期而言,水泥仍然處于長期的高速增長期。從長期來看,在我國城鎮化趨勢沒有完全改變以前,水泥需求將依然保持高增長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