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華鐵路投運在即,兩湖地區盈利直接受益
蒙華鐵路是我國“北煤南運”的戰略運輸通道,途經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7省區,線路全長1800余公里,規劃設計年輸送能力2億噸,預計2019年10月通車。
根據2017年報,華新水泥兩湖地區收入91.5億,占總收入(209億)的44%,公司收入的89%來自水泥,水泥成本中煤炭、電力等成本占比達60%。據2017年報水泥總收入和產量測算,單噸水泥成本約191元,假設煤炭成本占比為45%,那么噸水泥的煤炭成本為86元。生產一噸水泥大約折算耗煤量在0.13噸,由此推算噸煤炭的采購成本為661元。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秦皇島Q5500的均價為611元。假設蒙華鐵路投運,兩湖的運輸距離與秦皇島相當,那么相應的噸煤采購成本有望下降50元,由此測算噸水泥的成本可下降22.5元。根據2017年6872萬噸水泥(熟料)銷量以及兩湖地區44%占比,兩湖地區銷量約3024萬噸,假設僅考慮成本下降帶來的利潤增厚,合計約為6.8億。
深耕水泥行業百年,規模、技術與品牌共同打造牢固護城河
華新水泥作為中國制造業500強和財富中國500強企業。截至目前,公司在中國湖北、湖南、云南、重慶、四川、貴州、西藏、廣東、河南等省市,及塔吉克斯坦、柬埔寨總計擁有190余家分子公司,具備水泥9000萬噸/年,具有明顯的規模優勢。公司技術實力雄厚,獲得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截至2017年底公司擁有源于生產實踐的發明專利38項,實用新型專利93項。公司擁有的“華新堡壘”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是中國最老的水泥生產商標之一,百年老字號商號和品牌在業內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與認同。公司為全國“質量標桿”企業之一,是國內水泥行業中首家通過GB/T19001-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公司的水泥產品在人民大會堂、武漢長江大橋、京珠高速公路、青藏鐵路、三峽大壩等眾多國家標志性建筑及特大型工程項目中贏得廣泛贊譽。
領先布局廢棄物處置,有望持續受益環保政策收緊
公司積極倡導并踐行“理性競爭、整合優化、環保轉型”的發展理念,依托水泥主業,穩健發展混凝土、骨料、水泥裝備與工程、新型建材及依托水泥窯進行協同處置的環保產業,在行業內較早實現了縱向一體化發展。據2017年報,公司處置廢棄物能力為550萬噸/年(含在建)。據環保部印發的《2017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顯示,2016年我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總量約1.8億噸,累計城市垃圾堆存量已達到66億噸。與當前的垃圾填埋與垃圾焚燒等處置方式相比,水泥窯協同處置具有不留渣、不存在二次污染等優勢。假設噸垃圾處置費用200元,由此推算年化市場空間約360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