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回轉窯中心線檢測團隊頒發熱窯檢測執業資格證書
至此,海螺建安公司乃至整個海螺集團有了一支專業、高效、權威的窯中心線檢測隊伍,徹底擺脫了以往只能憑借經驗目測的落后檢測方式。
點贊!奮勇爭先的“開拓者”
這群常年活躍在高達50多攝氏度下窯筒體旁的小伙子們,被業主廠和同事們親切地稱為水泥窯的“診療師”,他們也不負眾望,憑借精湛的檢測技藝,順利完成公司交付的檢測任務。
為什么要開展窯中心線檢測?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其實,這一道小小的環節,能在關鍵環節、重要領域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據介紹,水泥回轉窯作為水泥熟料生產線的重要設備,狀態的好壞,關系到窯能否正常運行。中心線不正會造成回轉窯運轉阻力增大,引起電耗升高,回轉窯甩動也造成受力不均,加劇回轉窯外部機械配件磨損和回轉窯內部耐火材料損壞,減少配件使用壽命,甚至造成筒體開裂、耐火磚掉落、設備損壞等停窯故障。
數據顯示,若一條5000T/D生產線因故障停窯,每天可能造成至少100萬元的損失,整個海螺集團的所有回轉窯,以往卻只能憑借有經驗的老師傅們目測,檢測效率低、誤差大、調整方案不成熟,而且國內市場也缺少這樣的隊伍。因此,不管從集團公司的角度,還是市場配置方面,都亟需一支專業的“診療師隊伍”來填補這一領域的空白。
海螺建安憑借敏銳的嗅覺先行發力,于2017年組建專業小組,掃描國內外相關高校、市場,學習理論,對比報告,鍥而不舍,最終與目前最為成熟的波蘭GEOSERVEX公司簽訂技術使用權轉讓合同,達成合作協議。
劈荊斬棘,勇開先路,從“拜師”波蘭專家,到獲得“結業證書”,6名成員歷時11個月,從“結業”再到如今的“執業”,檢測隊員只用時9個月。

檢測隊員通過外國專家和集團專家結業答辯
敬佩!超越自我爭一流
光榮的背后是汗水澆灌的長征路。一路走來,這支窯中心線檢測隊伍歷經種種磨難,不斷克服各種挑戰。在和外國專家請教學習期間,首先需要攻克的便是語言關,他們便利用工作業余期間,爭先學習,甚至每個人的手機、電腦中都安裝了英語學習、翻譯軟件,抽空便拿出來學習,最終達到了可以與外國專家順暢交流的水平。

小組成員向外國專家現場請教學習
萬事開頭難,從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起步,隊員們首先便制定詳細規劃,查閱國內大多高校的相關論文,集中進行理論學習,也向集團窯專家請教經驗,同時更是將觸角伸向國外相關領域,將“外國理論”同“中國經驗”相結合。
在跟著外國專家進行實踐操作的時候,需要在高達40攝氏度的窯筒體下連續待上7、8個小時,最高溫甚至達到50多攝氏度,熱浪襲人,汗流浹背。亂云飛渡仍從容,這群小伙子們無一叫苦,認真記錄每一步檢測流程、每一項檢測數據,晚上下了窯,仍要繼續處理冗雜的數據,或者進行3D建模。

檢測隊員在高達50攝氏度的高溫下檢測
練好腳力、眼力,更需培養定力、耐力。“有的數據精度要求特別高,要求在±1mm以內,”隊員佘祥忠解釋,“這容不得馬虎,容不得浮躁,更容不得不專業。”
“吾家有郎初長成”,通過10條窯的學習,隊員們便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均已經具備獨立檢測的能力,檢測技術也已悉數精通,公司領導和外國專家給予高度評價,宣布他們順利結業。
奮進!團隊協作出成果
為滿足海螺集團150條窯的檢測需求,6名隊員奔走在全國各地。窯就像人一樣,各有“脾氣”、各有特點。獨立開展檢測以來,他們需要不斷總結經驗,記錄疑難雜癥,集中攻堅克難。
創新工作室內,這種團隊合作文化得到典型體現。公司總經理師美高同志也經常告誡隊員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磨礪技藝、承擔更大的責任。在這里,從來沒有密不告人的檢測技藝,也沒有相互封鎖的計算方法。六名隊員經常聚在一起交流學習,譚迪、王偉的理論知識相對較豐富,便抽空為大家科普標準資料,提供快速學習的途徑;舒銀軍、佘祥忠、趙鵬志、付文輝等人實踐經驗較豐富,便不斷向其他人分享檢測技巧,提高檢測效率,避免少走彎路。

窯中心線檢測小組定期開展匯報學習
建安海螺還邀請退休專家進行指導學習,親自坐鎮工作室,為這一群年輕人排憂解難、穩定“大后方”。
每次檢測時,需要兩名或者兩名以上的隊員現場配合。隊員介紹,檢測包含中心線系統、托輪系統、回轉窯筒體系統三大塊,共計約20項內容,涵蓋了回轉窯所需的全部機械數據。在測量窯橢圓度時,他們密切協作,在表面溫度高達400℃的旋轉窯筒體上分別標記18個定位點,并放置橢圓度測量儀;在使用水準儀時,需要隊員扶正標尺,讀數同樣也是精確到毫米,如有發生較大的偏差,便會一遍又一遍地復測……如此種種,隊員只需一個手勢或者一個眼神,便能知曉會意,檢測效率大幅提升。
反復實踐中,他們已然像手足配合般協調、默契。

隊員配合開展檢測工作
兩年前,這支隊伍還在學習、引進,兩年后的今天,他們已經部署了“闖市場”戰略,積極“走出去”,為外部市場提供窯中心線檢測。2019年4月23日,譚迪等人圓滿完成中國建材峨眉山西南水泥廠的檢測任務,也順利實現“闖市場”戰略的首次跨越。

李曉波副總經理對檢測團隊予以嘉許
正如李曉波同志所說:給如此紛繁復雜的回轉窯“把好脈”并非易事,這需要大量的理論知識儲備,更需要學以致用,迅速積累實戰經驗,從“檢測師”到“診療師”的征途,需要鍥而不舍的精神和一以貫之的努力。
他們用最短的時間成長,用最高的效率檢測。“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弘揚工匠精神,打造窯爐高服務專業團隊”,這是目標,也是標準。同樣,獲得執業證書,既是肯定,也是動力。
“一切以提高窯的運轉率,延長窯的使用壽命為準繩”,這是這支隊伍的奮斗原點。他們不斷提高檢測技藝、提升技術含量,樹立行業典范,打造海螺標準,緊緊圍繞“闖市場、練真功、創品牌”的九字真言,不斷為海螺水泥乃至整個水泥行業作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