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政府指示精神,鎮江北固海螺要求廣大客戶及貨運承運方,能夠自覺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管理規定,做到合法合規運輸。同時公司將依據政府相關規定,加強對進廠提貨車輛的管理,推行標噸裝載運輸,按照《車輛行駛證》的核載量裝貨、嚴禁超重。
據水泥人網了解,大宗貨物超載運輸由來已久。局部區域自水泥運輸源頭治超加嚴以來,竟出現“無車”可運的狀況。貨運司機表示,整個區域水泥運輸車全部是改裝后的“百噸王”。沒有一輛車符合規定,都不敢上路。近期,多區域企業都是按要求執行標載,物流企業司機表示,自無錫10.10事故以來,公司要求標載,相應的運費做了上調。司機收入并未受到大的影響。運費上調、水泥出廠價格上調、執行標載... ...這一系列的關鍵詞背后毫無疑問就是水泥、混凝土等基礎材料到位價的直線上漲。此前珠海區域某商砼企業發通知函稱,混凝土主要原材料水泥上漲80元/噸、石頭上漲20元/噸、沙子80元/噸,且主要原材料價格出現市場緊缺狀態,導致混凝土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已造成公司混凝土生產成本急劇增加,壓力無法承擔。公司決定對商品混凝土價格進行調整,在現執行單價基礎上上調50元/立方。同期,廣東惠州固力水泥發通知稱由于受各種原燃材料價格上漲及運輸成本上升的影響,公司根據目前水泥的市場行情,經公司研究決定,從即日起上調水泥出廠價格20-30元/噸。早在9月下旬,湖南區域海螺水泥、南方水泥等就曾發通知要求所有進出廠車輛實行標載承運 。
近期,河南、河北、安徽、江蘇等多區域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要求水泥等重污染企業停限產。采暖季即將到來,北方區域水泥企業即將陸續開啟2019-2020采暖季錯峰生產。屆時大半個中國水泥企業進入“休眠”,水泥庫存消耗較大。同時,也到了下游工地年末趕工的黃金期,水泥用量較大。絕大多數企業以保供重點項目為主,部分工地的水泥供應略顯不足。
上年同期,上海區域建筑施工工地的水泥價格飚漲到700多元一噸,而且無法保供。局部區域甚至出現了競價購買,到位價達到1000元左右一噸。
據某施工企業采購負責人表示,項目中標的時候材料價格適中,在預算之內,誰料開工之后正好趕上了水泥、砂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價格上漲的大潮,項目需要在春節前完成主體結構封頂。然而,當時市場上水泥價格高企,許多廠家不僅要求付現金,有時候還需要先打預付款,材料供應不及時導致項目面臨著較大的工期和資金壓力。
某工地項目經理表示,簽合同的時候說可以部分賒款,后期因材料漲價,供需緊張,混凝土企業要求付全款并且提前一周預訂。與上年相似的,自8月下旬以來,各區域水泥價格一路上行。目前除西藏市場外,部分區域已經出現了歷史最高價,突破了去年的同期的高價。相關企業負責人表示,水泥出廠價四季度旺季上調是規律,但是隨著近兩年環保加嚴,部分整改無望的小企業直接關停。今年又加上了另一條“鐵律、嚴規”,所有區域源頭治超,所有車輛標載上路。超載被從源頭截流,路上也再無技可施。此前,稅務部門對建筑業的核定利潤率10~20%,有的單位凈利潤高,主要是管理和成本控制做的效果。實際情況是,建筑工程的利潤率根據工程對象、建設方、施工方、當時的材料購買價格、人工及機械的實際使用價格不同而不同,尤其跟施工方的現場管理有關一般建筑工程的理論利潤率為總造價的5-8%左右,其中,人工費一般占總造價的15--20%,機械費一般站總造價的10--15%,材料費一般占總造價的70%左右。隨著近兩年建筑材料價格的上漲,建筑業的材料成本一再增加,甚至被認為是難逃的“宿命”。(來源:水泥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