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12月1日將正式實施的《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秦嶺地區核心保護區和重點保護區今后不再新設礦業權,秦嶺北坡禁止開山采石,已設礦業權限期退出。目前,秦嶺地區涉及各類保護區170個礦業權已經全部退出。我省對秦嶺地區一般保護區內的礦山,淘汰關閉一批落后生產工藝技術的礦山企業,同時建設一批技術先進的符合環保標準要求的綠色礦山,逐步在秦嶺地區形成一批布局合理、規模化、集約化開發的綠色礦山。
據了解,對秦嶺地區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我省印發了《陜西省秦嶺地區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方案》,開展了秦嶺地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有效推進了秦嶺地區礦山地質環境工作。近期,我省將在全省國土空間規劃框架范圍內,編制秦嶺地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治理規劃。
據水泥人網了解,陜西省為加快推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陜西2019年將完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面積1萬畝。
陜西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主要集中在秦嶺和渭北“旱腰帶”等重點區域。2019年,陜西各市將持續做好礦山回復治理工作,認真落實好《陜西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墾基金實施辦法》和《秦嶺地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修復工作方案》,并完成專項資金,開展歷史遺留問題治理工作。同時,陜西省自然資源廳還將指導各地市督促礦山企業落實治理主體責任,加快礦區范圍內的恢復治理工作。
2018年底,陜西省政府安排專項資金對秦嶺地區的西安、寶雞、渭南、安康、漢中、商洛六個市的重點區域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進行補助,補助資金1.2億元,用于今年支持秦嶺地區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打造示范工程。在此基礎上,陜西還將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的相關基礎研究工作,做好頂層設計、統籌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規劃等基礎工作。
(來源:陜西省自然資源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