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戈恩事件暫時告一段落,但ETC的“鬧劇”,似乎還在繼續......
近日,清華大學互聯網研究院劉大成院長就為廣大車主發聲:ETC不顯示過路費總額=詐騙+攔路搶劫!
此觀點可謂是一針見血,許多網友紛紛點贊,當然了,劉大成院長也表示:這觀點的前提是“在數字化時代下。”
這個前提還不簡單?21世紀不就是數字化時代么?所以院長的言下之意應是這樣:數字化時代下,我們有這個技術基礎、有這個能力做到讓ETC顯示過路費總額,但為何就是不顯示?這其中到底有什么好隱瞞的?關于ETC事件,清華大學孫立平教授也站起來發聲:“這個問題,價格透明是第一位,高低是第二位,你可以一公里收一萬塊,因為公路是你的,我們走不起不走就是了,但你不能收多少不告訴我,那成什么了?讓你管理完錢包,還不讓我們看賬單,這不就是赤裸裸的耍流氓嗎?”
關于ETC不顯示過路費總額的做法,院長說是詐騙+攔路搶劫,教授說是耍流氓,這都道出了群眾的心聲。作為一個車主,一個老百姓,我們不想知道ETC是如何運作的,只希望能公平交易、透明交易。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去超市買東西,不知道商品多少錢、不清楚總額多少,你難道會大手一揮、刷卡買單?如果非要拿這事和詐騙、搶劫相比,那么差別就是這個詐騙、搶劫的人穿了西裝、打了領帶。然而,除了ETC不顯示過路費總額之外,近段時間高速收費站還鬧出了許多笑話,這里我們可以帶大家簡單回顧下:
1.辦了ETC更堵辦ETC的本意就是提高收費站的工作效率、減輕擁堵,走人工通道的車主,可能羨慕過ETC通道的車輛,“唰”的一下就過去了,簡單便捷。但事實可能是,人工收費通道的車都過去好幾輛了,ETC通道的車還在重復前進、倒車、前進、倒車的過程......
2.“穿越”根據網友提供的消息,有車主的ETC扣費顯示,其駛入高速的時間為1970年8月9日,通行時長達43.3萬小時!1970年?43.3萬小時?沒記錯的話,那一年改革開放還沒開始吧?行駛43.3萬小時,什么車這么耐造?車主心里可能在想:我這是穿越了?
3.天價過路費上面說的穿越其實還好,畢竟車主只交了十幾塊錢過路費,更離奇的是,一名車主在通過收費站時系統顯示扣費金額高達約4300萬!4300萬是什么概念?跑個高速跑到傾家蕩產?車主嚴重懷疑自己出門前沒滴眼藥水。
4.收費可講價曾有車主表示:佛山一環的收費系統不成熟,是可以砍價的。收費站說只收現金,車主停車、熄火表示沒有現金、只能手機支付,結果收費站直接開閘放行,即便是掃碼支付也是掃收費員的個人收費碼,沒有發票,所以如果要求開發票也可能直接放行。
5.手寫發票手寫發票的事件,已經被短視頻作者們玩壞了,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相比于收費可講價或直接放行,手寫發票更加令人哭笑不得。網友們表示:我讀書少,原來發票長這樣。車主則心想:我拿著這發票去報銷,會不會被打斷腿?
6.同路不同費
同路不同費其實就是漲價的問題,有人曬出了自己的發票,同樣的車型和路口,元旦后的價格竟然從120元漲到了218元,只是垮了個年,高速費就漲了一倍,去年吃不起豬肉,今年看來是跑不起高速了。
7.不辦ETC不歡迎走高速
在這條面前,以上提到的都是小菜一碟,在ETC普及過程中,有收費站更是直接打出“不辦ETC不歡迎走高速”的標語,嗯,這一波很硬核,還沒辦ETC的車主,心里估計一萬只那啥動物奔跑而過......
關于收費站鬧出的種種笑話,交通運輸部也曾回應:目前全國高速公路并網運行時間較短,部分地區的系統不夠穩定,需要進一步調試和完善,所以才出現了擁堵、錯亂等問題。但是,車主仍然一臉懵:既然不成熟,為何要急于推廣?不成熟導致的后果,為何要車主來承擔?當初辦ETC,宣傳都是省錢、省事、省時,但不見“省”在哪里就算了,還為車主心里平白添堵、鬧得不愉快,我們知道ETC是“早辦晚辦都要辦”,但是能否等到系統成熟一點?收費站的運行能否科學一點?
交通部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1月10日,交通運輸部召開了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工作推進視頻會議,對打好鞏固撤站成果攻堅戰作出了以下部署:
1.加快完善系統,保障穩定運行;
2.認真復核費率,實現“兩個確保”和“一個降低”的要求;
3.強化聯動指揮,建立疏堵長效機制。合理開通ETC專用車道和混合車道,保障ETC車輛和MTC車輛都能夠便捷高效通行;
4.強化基礎服務,提升服務質量;
5.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站在車主的角度,我們還是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實事求是,早日解決高速收費站存在的問題,真正做到便民利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