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山股份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2022年12月12日,天山股份以6.29亿元成功摘牌西南水泥4.28%股权,同日签订了《产权交易合同》,并收到了《产权交易凭证》。本次股权收购符合公司发展要求,有利于提高内部业务整合及架构调整工作效率。同日,甘肃金昌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1.83%股权成交,成交金额为14.52亿元。
据了解,标的企业工商登记股权比例结构为:标的企业实际股权比例结构为:金昌市政府国资委61.83%,甘肃农垦金昌农场有限公司38.17%,实缴出资额为10809.66万元。项目成交后,金泥集团原有债权、债务和已签订的全部合同由其继续履行,金泥集团投资人变更登记事宜不影响其继续履行原有债权、债务和已签订的全部合同。其中部分债权债务及其他需要特殊约定的事项由转让方和受让方双方按约定执行。
华润水泥、万年青水泥、中材水泥等水泥集团企业部分股权公开交易
今年以来,登上国家产权行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水泥企业股权交易已有多起。涉及企业包含华润水泥、万年青水泥、中材水泥、云南水泥建材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涉及金额超76.87亿元。
除上述水泥企业股权公开交易外,更多企业为清退无效、低效资产在产权交易平台公开出售旗下设备、土地、矿山以及产能指标等。涉及企业不仅包括中国建材集团旗下水泥企业也包含金隅冀东、华润、葛洲坝、尖峰、鱼峰等行业龙头企业,涉及金额超10.69亿。
上述水泥企业股权交易以及资产相关交易金额合计达87.56亿元以上,且有项目出现二次挂牌或降价出售的现象,也有几次挂牌后无人问津的现象。如金圆股份旗下互助金圆股权第二次公开挂牌,由大股东自己来接手;云南水泥建材集团50%股权第一次挂牌转让,转让底价为34.43亿元,二次挂牌底价降了约3.1亿元至31.33亿元。
可见,作为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随着政策端环保、安全、质量、技术等多方面要求加严,其资产存在“贬值”的可能较大。这或许也是近几年来众多单体水泥企业见好就收,纷纷退出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