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助力“三高四新”战略实施,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2021年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制订了《湖南省专家工作站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经专家办形式审查、专家集中评审、现场考察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环节,全省有芷兰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芷兰生态”)等42家专家工作站正式认定为湖南省专家工作站,其中长沙市有12家。
此次芷兰生态被认定为省级专家工作站,充分显现了芷兰生态在生态修复领域不断增强的技术创新和行业引领能力,将激励企业持续向创新引领目标迈进。
湖南省专家工作站作为湖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组成部分,工作站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战略决策咨询、科技项目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等。设立专家工作站是为了通过搭建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平台,更好地发挥高端人才的科技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事业单位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专家联系基地,基地依托项目,项目结出硕果,成果大家共享,是一种借智引智、助力创新的新路子。
芷兰生态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致力于工矿扰损土地植被恢复细分领域技术创新型企业,注册资本10001万元,拥有环保设计乙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甲级、环保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城市照明一级、市政二级、水利总承包三级等资质。
经过近20年不断发展,目前已形成集生态修复技术研发、方案设计、修复工程施工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芷兰生态是矿山生态修复国家创新联盟、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国家创新联盟、洞庭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国家秦岭生态保护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单位,有湖南省草类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与国家和省级重点研发、科技转化课题研究15项,在矿山生态修复、水土保持与植被恢复、城市立体绿化等专业领域均有自己创新的独有技术体系和施工工艺路线。
截至目前,芷兰生态已经申报专利60余项,企业独有生态修复领域土壤改良、缓释控酸、植物营养、固化胶结、微生物菌剂等材料16种。获全国风景园林学会、绿色矿山联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质工程奖9项。
为增强企业结构性竞争优势,突出在同类企业中的特色和优势,芷兰生态始终坚持“技术体系自有、专业团队自有、专业设备自有、创新基地自有”。企业创新性提出的“TS+P”柔土技术和植物预培技术获科技进步奖4项、院士专家组成果鉴定1项,在高原高寒、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道路边坡和高山风电场等多领域、多场景、极端生境、跨气候区域项目上得到实践检验。
现有技术团队26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3人,涵盖水土保持、工程绿化、森林培育、土壤、生态学、植物保育、环境工程等专业。有喷播、绿化、土肥、养护、机械等队长以上专业人员60余人,生态修复专业机具设备200余台套,2021年高峰期同期开通39个项目人员设备不短缺。在青海木里、宁夏银川、内蒙包头、陕西咸阳、湖南长沙、江西德兴、广西钦州建设创新基地7处1200余亩,各基地主要承担企业承接项目所需高原高寒植物、超旱生植物、耐酸耐瘠植物、红树林植物以及柔土系列基材培育和加工,以及相关技术研发和工艺测试等任务。
长沙春华基地
近五年来,芷兰生态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高山风电场水土保持等设计和施工项目370余项。在工矿扰损土地植被恢复领域逐步形成色金属矿山、公铁路交通工程、高原高寒及西北寒旱区域、水泥沙石非金矿山、煤矸石堆场、高山风电场、滨海红树林等8个业务方向。
自成立以来,芷兰生态始终秉持坚持把小事当大事干,踏踏实实一次性把事情干完干好的企业精神,通过坚持开展“评优秀、促发展”、“献爱心、促团结”、“抓学习、强基础”等系列活动,凝聚团队意志,提升团队素养。经过多年的积累和优化,目前形成“纸面核、桌面算、地面管、账面筹”的全过程成本管控体系。
生态修复特别是涉矿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多为示范工程、环保督察项目等,总会存在单一或多方面的如工期紧、难度大、利润低、条件差等问题,承建单位必须有大局意识和项目执行力,要做到“讲时效、保进度,讲政治、保效果”。芷兰生态“四有”基础不断加强,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经验,为提高和增强项目执行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蒙古典型矿区生态修复前后
内蒙古某矿区生态修复前后
江西某企业露采边坡及排土场生态治理前后
陕西某开发项目矿山修复前后
湖南省某矿区生态修复前后
甘肃省某矿山修复前后
甘肃某水泥企业石灰岩矿山修复前后
云南某水泥企业露采边坡生态修复前后
河南某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前后
今后,芷兰生态将紧紧围绕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充分发挥高层次专家的带领作用,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