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石化违规违约曝光平台公布了一份被取消交易资格的公司名单,又有30家公司被拉黑。
从名单可见,被拉黑的30家供应商企业均是因涉嫌违规投标被评标委员会否决,取消其交易资格的。
从表格中所列的违约事实来看,有13家企业涉嫌业绩造假、8家企业涉嫌提供假的认证证书、8家企业涉嫌串标,还有1家企业提供的设备清单与实际不符涉嫌生产能力造假。
水泥行业招标中的“猫腻”
据水泥人网了解,在水泥行业以及上下游企业的招投标过程中也有因类似的违规原因而被否决,取消交易资格的。更有因在招投标中涉嫌违规、违法被处理的企业高管和相关经手人员。
在招标过程中,不论是工程类、服务类,还是物资采购类都有很多猫腻,仔细看总能看出很多问题。
在相关的招投标过程中,涉嫌违法违规的企业和个人,并不仅仅是投标人,招标人、代理机构,甚至是评标专家和监督部门都有可能从中“作梗”,令优秀的供应商与招标企业错失缘分。
招标人方面
1.设置与业务需求无关的企业规模门槛,设定明显超出招标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的业绩条件。
2.设置其他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
3.设置“萝卜招标”条件,招标明显缺乏竞争性。
4.通过集体决策、会议纪要等形式将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转变为谈判或者直接发包等非招标方式的,将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肢解发包或虚构涉密项目、应急项目等规避招标,或者依法应招标未招标。
5.以战略合作、招商引资等理由“明招暗定”“先建后招”搞虚假招标。
6.未履行保密、公平原则,与投标人串通影响招标结果。
7.未认真履行或不履行告知承诺制度。
8.限定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缴纳形式和方式,针对投标保证金缴纳设置明显不合理或非必要条件。
投标人方面
9.出让或者出租资格、资质证书供他人投标。
10.借用、挂靠其他单位的方式进行投标。
11.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投标人与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串通投标。
12.以向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等对招标有影响的单位和个人提供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等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
13.提供虚假业绩、获奖证明等弄虚作假骗取中标。
14.违法获取投标人信息,以暴力、劝退等手段胁迫其他潜在投标人放弃投标。
15.违法进行质疑、投诉或不配合监督检查,故意扰乱招标投标市场。
招标代理机构方面
16.未实体化经营,缺乏内部管理制度,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执业行为不规范。
17.违反合同约定范围代理,未按照法律规定程序开展招标活动。
18.安排非本单位正式人员参与招标代理工作。
19.招标文件内容前后矛盾、编制不规范、招标项目档案留存不全。
20.违背市场竞争的基本准则,压低代理费,恶意竞争或采取行贿、提供回扣或者输送不正当利益等非法手段承揽代理业务。
21.泄露应当保密地与招标投标活动有关信息。
22.未认真履行或不履行告知承诺制度。
23.充当围标串标操盘手。
评标专家方面
24.应当回避而不回避。
25.私下接触投标人或与招标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
26.未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审程序、评标标准和方法进行客观、公正评审。
27.对存在偏差的文件或应当否决文件进行消极处理。
28.违规索取高额评标报酬。
29.充当围标串标掮客、主动寻租获取非法利益。
30.向他人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的,或私自泄露评标情况、评标过程和评标结果的。
行政监督部门方面
31.对招标文件中“量身定做”排斥潜在投标人等违规情况视而不见,对应当发现问题而未发现、发现问题没有认真处理,对招标投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不依法查处,或者不按照规定处理投诉等监管缺位。
32.招标人与监管部门为同一主体、管办不分,各类监管信息未实现共享、失信联合惩戒不到位。
33.违规设置前置审批事项、违法干预正常招标投标活动。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披露,在一家水泥厂建设项目的招标中,投标者提交了投标书和保证金后,接到企业管理者电话说:给他20万让他退出,还说“不知道进退的话最后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生意难做,水泥厂的生意更难做
令人不解的是,部分供应商在接到水泥企业物资采购或检修维修招标时,表现并不积极。
一家知名的设备企业负责人对水泥人网表示,水泥行业的业务暂时不做了。水泥行业海螺、金隅冀东等主要品牌企业都有自己的设备厂,招投标时他们系统内的企业优势更大一些。许多条件对于系统外企业并不平等。
正如上述设备企业负责人所言,正因各大水泥集团设备厂在水泥行业有着天然的优势和直通到顶的销售渠道,令设备厂商失去竞争优势,在水泥生产设备方面减少了投入和研发力度。
一位做窑磨设备的业务经理对水泥人网表示,部分水泥企业为压缩成本采取最低价中标。低价虽然不能完全代表“低质”,但中标供应商在完成服务和设备供应时总不免在服务环节打折扣。这也限制了部分优秀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毕竟不赚钱的生意谁都不愿意做。近两年水泥行业利润下滑,设备采购的订单不多了,设备厂已经开始转战其他行业了。
另一位做水泥原材料的贸易商对水泥人网表示,水泥企业多数以承兑汇票方式支付货款,而贸易商多需先垫资购入材料。承兑汇票有账期,还存在违约的风险,很多贸易商都被“锁死”在这条“资金链”上,这也让很多优秀的贸易商望而生畏。
做水泥企业清库服务的李经理,对水泥人网表示,私企的业务暂时不接了,一方面是目前的“活儿太多,忙不过来”。另一方面是因为私企价钱压得低,而且风险也大。大厂通常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而且可以拓展更多业务。尽管有时候会拖欠、时间也会拉长;甚至有些工厂以售后服务为由拖欠、扣罚尾款,但是肯定黄不了。私企的活儿,哪怕只有一单要不回来,前面的努力也会白费了。而且仅靠清库企业是做不大的,清库同时还兼做水泥厂防腐、大棚换彩钢瓦、水泥库检测和维修、加固等项目。
李经理在讲到水泥企业印象时提到:“现在水泥厂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如海螺水泥一家工厂在招投标时价格压得很低,还要求把所有的水泥库都清一次,才让走。其他海螺子公司听说后,也照此执行,以至于半数的海螺水泥库都让我们清了。而且,如海螺之类的大厂一旦认定了一家供应商,通常是将其他企业排除在外的。”
正如李经理说讲,水泥厂的项目越来越难做了,更何况水泥企业自已还有设备厂,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