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6日晚间,金圆股份业绩爆雷,预计2022年业绩由盈利转为亏损,预计亏损1.9亿元至2.3亿元,同比下降320.16%至366.51%。扣非后亏损5亿至5.5亿元,同比下降3562.56%至3908.81%。
水泥行业过剩,水泥厂跨行发展“踩雷”
对于此次业绩修正,金圆股份解释称有五大原因,前三点均与旗下子公司江西新金叶实业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有关。
2017年,金圆股份曾斥资6.2亿元,收购以固废处理为主业的江西新金叶58%股权,承诺2016至2018年累计净利不低于3.23亿元。并购完成后,金圆股份营收由20多亿元飙升到约80亿元,但净利增长并不明显。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新金叶的净利润缩水至211万元,2019至2021年,金圆股份因收购新金叶造成的商誉减值损失,累计高达2.12亿元。
据了解,金圆股份于2023年4月13日晚间发布了《关于子公司临时停产的公告》中提到,自2023年4月13日起实施停产,预计停产2个月。公告提及,江西新金叶和江西汇盈临时停产,预计会对公司2023年度的营业收入产生一定影响。有投资者因此质疑,为何将2023年处置的亏损算到2022年了?
金圆股份还提到公司账面应收中能源工程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诚意金及对应利息42725.61万元,公司以中机科技发展(茂名)有限公司100%股权37965.6万元价格进行抵偿,并于2023年4月11日办理工商变更。抵偿后尚剩余应收款4760万元,由于中能源工程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及其股东均为失信被执行人,预计收回的可能性较低,基于谨慎性原则,本次拟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影响归母净利润4760万元。
第五点称经对公司所得税从严自查,公司2022年需补充缴纳企业所得税1550万元,补充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约2000万元,合计影响归母净利润约3550万元。
金圆股份频繁转型拓展或对水泥行业失去信心
金圆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起源于建材水泥,曾在山西、广东、浙江、青海等多个省份拥有多条水泥熟料生产线。之后收购重组低碳环保、开拓发展于新能源材料的跨国企业,目前主营业务为工业固危废资源化处置、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循环利用与锂资源开发提取。
多年来企业一直紧盯市场变化与行业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公司战略布局。2017年,正式向环保产业进军,于2018年更名金圆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从单一的水泥生产企业向环保产业和新型环保建材产业延伸。2021年成立金圆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收购锂源科技51%股份,正式跨入新能源领域。
据水泥人网此前报道 ,2022年6月,互助金圆股权二次挂牌降价出售却无人问津,最终只能由大股东自己接手。 互助金圆作为企业集团中贡献收入和利润的主力子公司,却被公开降价出售,可见其管理层对水泥行业的未来不很看好,这或许也是企业近年来频繁转型拓展的原因。
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有风险,水泥企业需谨慎
近年来,包括海螺水泥、金隅冀东、红狮水泥、华新、华润等各大水泥企业均有类似的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湖北金峰水泥建起来26层的养猪大楼,海螺水泥的智慧农业大棚西红柿已经上市 。红狮水泥收购多晶硅行业龙头,华新水泥建世界首个水泥窑尾气养护环保砖项目,华润水泥建多个绿色建材产业园,建成多条年产1000万吨级骨料生产线……
转得好如鱼得水,在坚持水泥主业的同时打造利润增长第二曲线。如果企业转得不好,捉鸡不成蚀把米,反而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