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网通讯员消息,22日上海地区水泥价格再次下调20元/吨,报价约在310-330元/吨。当地经销商表示,受沿江水泥、熟料降价影响,上海地区水泥价格近期呈现下行趋势。

海螺再次降价,熟料报价逼近成本
据水泥人网了解,长三角区域主要品牌企业近期连续多次以“小步慢调”的方式下调报价。20日前后,长三角沿江区域水泥价格迎来新一轮下跌。20日南通海螺、东台磊达P.O42.5及52.5水泥下调15元/吨,21日磊达再次降5元/吨,价格调整后:
金峰P.O42.5散装水泥装船价265元/吨,装车275元/吨出库;
盘景P.O42.5散装水泥装船价260元/吨;
江苏南通海螺P.O42.5散装水泥装车出库报价295-300元/吨;
江苏杨湾海螺P.O42.5散装水泥装车出库报290元/吨;
安徽芜湖海螺P.O42.5散装水泥出厂报价260-270元/吨;
浙江主要品牌企业P.O42.5散装水泥出厂价290-300元/吨。
中转库、贸易商P.O42.5散装水泥报价330元/吨,沿江熟料报价300元/吨左右。
据市场反馈,15日前后,安徽芜湖、铜陵、池州区域主要品牌企业通知下调水泥价格10-20元/吨。同期,受苏南区域水泥价格持续下滑影响,马鞍山地区部分厂家执行价格下调10-15元/吨。
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月内累计下调多超过50元/吨,执行价格多在300元/吨以下。南京区域某企业负责人对水泥人网表示,近期销量有限,库存压力较大,窑线已经停了。
相关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目前,设备运转率低是根本问题,北方区域设备运转率均不到50%,有一半以上的产能发挥不出来。现在长三角区域的需求市场几乎没有增量,而且仅有的“存量”市场还在不断地减少,各企业只能通过不断降价跑赢同行才能不被淘汰。
原本各大企业倡导“做优存量,做大增量”。新建也好,涨价也好,都是在建立在“做优存量和做大增量”的基础上。上述市场人士比喻称:想要在目前“减量”市场下生存,无异于在寒冷的冬天里逐步“脱衣服”,谁底子差扛不住就先淘汰谁,那些“有基础性疾病的”就更难生存。
6月下旬,南方大部分地区将进入梅雨季,也就是水泥市场的传统淡季,雨季叠加高温,水泥市场或将更加“冷清”。
低价水泥冲击,长江沿线价格普遍下滑
另据长三角区域贸易商反馈,一直以来重庆丰都东方希望运到长三角地区的水泥价格相对较低,因其运过来的量不大,在以往年份对区域内市场的冲击不大。而今年整个市场相对低迷,低价水泥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凸显。近期,东方希望在南通市场报价295元/吨,按运费计算出库价约在220元/吨。同期熟料执行价格也调整为240元/吨,略高于2022年海螺水泥自营水泥熟料吨成本230.4元/吨。
东方希望产能虽小,但它有的优势在于产品品质高,市场覆盖面相对较广,长江沿线均有发货。“搞不好海螺是在上游降价,打击重庆地区水泥价格!”上述贸易商对水泥人网表示。
尽管暂无迹象表明海螺水泥是为打击重庆区域低价水泥而下调报价,但长三角区域海螺水泥及其他品牌企业的水泥价格一直处于跌跌不休中,几家品牌企业“萝卜蹲”式地轮流降价,且船运价格相对车运下调幅度更大。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长三角地区是全国水泥市场的一个缩影。华东产能相对较大,又是海螺水泥的大本营,其水泥价格走势对全国各地行情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带动。区域内重点项目都有自建搅拌站,多用海螺水泥,这也导致其他商砼站亏损严重,叠加二季度以来回款较差,现金流普遍紧张,部分商砼站主动减产,因此整体需求不及去年。
水泥企业部署备战“迎峰度夏”,限电停窑或影响水泥市场
对于即将到来的高温天气,多地密集部署备战“迎峰度夏”。水泥作为高能耗行业,如何应对“迎峰度夏”,成为外界关注的重点。
天山股份日前表示,为保障民生用电,一些用电紧张区域可能限电,对生产运营产生一定影响。“迎峰度夏”各地政策有所区别,总体来说会造成生产用电成本的整体上升,部分省市为保障民生用电,会对部分水泥企业供电进行限制,会对企业正常生产和销售造成较大影响。
为应对迎峰度夏用电高峰,主要应对措施是做好精准用电,做好用电设备的降耗改造,推进光伏等发电项目实施,同时做好生产检修计划积极配合各地有序用电政策,在限电期检修以减轻影响。
据介绍,水泥企业自发电主要分为水泥回转窑配套余热发电和光伏发电两大类,自发电中余热发电是依托回转窑正常生产的,若因地方政策限制,回转窑不生产,企业无法进行余热发电。而光伏发电一般装机量较小,可以部分补充,但不能全部满足正常生产需要。对于用电成本方面,自发电可以抵消一部分成本,但自发电量只占总用电量的30%,高峰期整体用电成本会上升。
一方面是市场低迷,企业不断降价,另一方面是库存压力加大,企业低价去库存,导致“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行业内形成恶性循环,步入“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