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水泥質量萬里行組會在泛東北區域的市場調查活動第一批抽檢包裝水泥檢測結果出爐。讓人震驚的是在本次抽檢的62批次水泥產品中,質量問題凸顯,近一半批次存在袋重不足情況,另有15批次產品因多項指標不達標被判定為不合格,同時部分企業還涉及生產許可證注銷、商標權屬混亂等違規問題。
袋重“縮水”成重災區,部分品牌缺斤少兩超10斤
根據國家標準GB175-2023《通用硅酸鹽水泥》及GB/T3183-2017《砌筑水泥》相關規定,包裝水泥標稱重量為50kg,實測重量需達到標稱重量的99%(即49.5kg)才算合格。但此次抽檢結果顯示,30個批次的水泥未達到這一基礎要求,占總抽檢量的48.4%,意味著近半數流通水泥存在“缺斤短兩”問題。其中,28批次水泥實測袋重不足49.3kg,朝陽匯鑫水泥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匯鑫牌”砌筑水泥M32.5問題最為嚴重,實測袋重僅44.325kg,較標準重量缺少5.175kg(少10斤多),相當于消費者每購買10袋水泥,就有1袋“憑空消失”。

圖:“匯鑫”牌水泥稱重
除“匯鑫牌”外,多個知名品牌也陷入“缺斤少兩”風波。“鈞牌、三燕、鑄豐、華巍”等品牌水泥實測袋重較標準要求缺少1kg(2斤)以上,其中“鈞牌”水泥實測袋重48.29kg,短缺1.21kg。此外,“長嶺牌”“北方新虎”“金壩橋”“賽峰”“紅色經典”“亞鱷”“東山”“閭泉牌”“金馬啟新”等品牌水泥,實測袋重較標準要求缺少0.5kg(1斤)以上,涉及礦渣硅酸鹽水泥、砌筑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等多個品類,覆蓋遼寧、河北、內蒙古等多個地區的生產企業。

圖:“鑄豐”牌水泥稱重


圖:“鑄豐”牌水泥稱重


圖:“鈞牌”水泥稱重

圖:“三燕”牌水泥稱重


圖:“三燕”牌水泥稱重


圖:“華巍”牌水泥稱重


圖:“金馬啟新”稱重
15批次產品質量不達標,多項目疊加不合格風險高
相較于袋重不足的“短斤少兩”問題,水泥核心質量指標不合格更令人擔憂。本次抽檢中,15批次水泥因不符合GB175-2023《通用硅酸鹽水泥》、GB/T3183-2017《砌筑水泥》等國家標準,被判定為不合格產品,不合格項目集中在氯離子含量、抗壓強度、抗折強度、組分、3天膠砂強度等關鍵指標,且部分產品存在多個項目疊加不合格的情況。
從具體檢測結果來看,氯離子超標問題最為突出。遼陽市東京陵水泥總廠生產的“東京陵雙龍山”牌砌筑水泥M32.5(實測袋重48.485kg)、遼寧寶義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寶曦牌”砌筑水泥M32.5(實測袋重49.18kg)、鳳城賽馬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的標稱“賽峰牌”砌筑水泥M32.5(實測袋重48.625kg)等7批次產品,均因氯離子含量超出標準限值被判定不合格。氯離子超標會加速鋼筋銹蝕,降低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對建筑安全埋下長期隱患。
強度指標不合格同樣不容忽視。鞍山鋼都微粉有限公司生產的“都牌”砌筑水泥M32.5,不僅實測袋重僅46.81kg(短缺2.69kg),還同時出現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兩項不合格;富裕華夏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的“煙臺山牌”復合硅酸鹽水泥P.C42.5,抗壓強度未達到標準要求;燈塔市鑫帝水泥廠生產的“華巍牌”復合硅酸鹽水泥P.C42.5,抗折強度不達標。更嚴重的是,北鎮市永盛水泥加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閭泉牌”復合硅酸鹽水泥P.C42.5,同時存在抗壓強度、抗折強度、氯離子含量三項指標不合格,成為本次抽檢中質量問題較為嚴重的產品之一。
此外,組分和3天膠砂強度不合格問題也需警惕。秦皇島市天源水泥廠生產的“三人牌”普通硅酸鹽水泥P.O42.5、昌黎縣天源水泥廠生產的“山人牌”復合硅酸鹽水泥P.C42.5、昌黎縣碣石源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的“碣石山牌”復合硅酸鹽水泥P.C42.5等4批次產品,因組分不符合標準要求被判定不合格;葫蘆島市南票區第二水泥廠生產的“虹螺山牌”復合硅酸鹽水泥P.C42.5(兩批次),則均出現3天膠砂強度不達標的情況,影響水泥的早期強度發展,可能導致施工進度延誤和工程質量風險。
生產許可與商標亂象頻發,多家企業涉嫌違規經營
在本次抽檢中,除產品質量問題外,部分企業還暴露出生產許可證狀態異常、商標權屬混亂等違規問題,嚴重違反《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商標法》等相關規定,擾亂市場秩序。
秦皇島市天源水泥廠生產的“三人牌”普通硅酸鹽水泥P.O42.5,其標注的生產許可證編號為(冀)XK08-001-00044,有效期至2027年5月17日,但經核查該許可證目前已處于“注銷”狀態。

圖:標稱秦皇島市天源水泥廠“三人牌”普通硅酸鹽水泥P.O42.5


無獨有偶,“虹螺山”牌水泥的商標持有者為葫蘆島市南票區虹螺山水泥有限公司,但通過多渠道查詢,未發現該公司擁有有效的水泥生產許可信息,涉嫌“無許可生產”;而葫蘆島市南票區第二水泥廠雖持有有效的生產許可證(遼)XK08-001-06284(有效期至2026年5月4日),但其使用的“虹螺山”品牌目前處于“無效”狀態。

圖:標稱葫蘆島市南票區虹螺山水泥有限公司“虹螺山”牌水泥


此外,商標權屬混亂問題也較為突出。標稱由遼寧京北塑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鳳凰山”牌水泥,其注冊商標“鳳凰山”在遼寧區域的合法持有者實為興城市舊門水泥有限公司(生產許可證編號:遼XK08-001-05409,有效期至2027年2月20日),遼寧京北塑業有限公司涉嫌“商標侵權”。

圖:“鳳凰山”牌水泥
行業呼吁加強監管,保障工程質量安全
本次泛東北區域水泥抽檢結果,暴露了流通領域水泥產品在質量控制、生產許可管理、商標使用等方面的諸多問題。水泥作為建筑工程的核心原材料,其質量直接關系到建筑結構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袋重不足、質量不達標、生產許可與商標違規等問題,不僅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還可能引發工程質量事故,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
對此,行業人士呼吁,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強對水泥生產、流通環節的質量監管,加大對無證生產、商標侵權、缺斤少兩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對違法企業進行嚴厲處罰并向社會公示;同時,建議施工企業、建材經銷商加強原材料進場檢驗,選擇有資質、信譽好的生產企業產品,從源頭把控水泥質量。水泥生產企業也應強化質量意識,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組織生產,規范生產許可和商標使用管理,共同維護水泥市場的良好秩序,保障建筑工程質量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