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名水泥行業分析師預測,今年水泥行業凈利潤下滑將超50%。
不過,也有多名分析師和上市公司董秘表示:“目前基建投資、地產銷售和投資均回暖,明年一季度后銷售和價格會逐漸轉好。”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共發行569單債券,其中發債數量排名前三的行業是火電行業、基礎建設和水泥制造,分別為32單、30單、20單。
水泥制造行業共發債20單,涉及10家上市公司,占該板塊上市公司的一半,其中公司債11單,短期融資券3單,中期票據2單,其他債券4單。
上述10家上市公司共募集資金226.5億元。發行規模最大的是海螺水泥,兩期公司債共募集資金60億元,其次是冀東水泥,共發行4單公司債和1單其他債券,成為水泥板塊中發債最頻繁的公司,共計募集資金39.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份,冀東水泥通過定向增發募集18.79億元。顯然這筆資金未能填補冀東水泥的資金漏洞,不到兩個月,公司就發行了一單規模為9億元的公司債,10月份更是頻繁發債4單。
截至2012年6月30日,冀東水泥資產負債率67.54%,比海螺水泥高出近26個百分點。短期借款余額642,149.71萬元,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余額566,416.26萬元,長期借款余額739811.38萬元,應付債券余額306180.27萬元,上述項目合計占負債總額的比例為81.79%,有息負債規模較大,冀東水泥面臨較大利息支出壓力。其速動比率從2008年的1.07降到現在的0.63,而流動比率亦由2008年的1.30一直降到現在的0.76。
冀東水泥頻頻發債,用于償還銀行借款和補充流動資金,保證其現金流動。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其現金流8.9億元,同比減少45%。
無獨有偶。除了冀東水泥,江西水泥、青松建化、天山股份也在2012年同時通過增發和發債籌錢。
原本想通過定向增發募集9億元的江西水泥,最后只攬得1.24億元入袋,無奈只好再通過發行5億元公司債,其中4.8億元用于償還公司銀行貸款、調整債務結構,剩余部分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江西水泥短期借款15.6億元,占流動負債的47.4%。
而天山股份的現金流則由去年前三季度的9.76億元驟降至-1.8億元,降幅高達119%。
庫存近70%,
銷售模式向經銷商代理轉型
現金流趨緊的背后,是水泥行業居高不下的庫存和不斷攀升的應收賬款。
2012年前三季度,A股水泥制造板塊20家上市公司,現金流總量為142.7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9%,現金流告負的公司由去年同期的4家增至6家,其中有13家現金流出現同比下滑,下滑幅度超過100%的是*ST金頂、福建水泥、亞泰集團、天山股份。
“基礎建設和房地產建設等下游行業資金趨緊,直接影響水泥行業銷售乏力、資金難以回籠,因此,水泥行業跟隨下游企業一起陷入資金困境,也同樣用發債、增發的方式來打破資金困局。”北京一名水泥行業分析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