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海南省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方案(2013~2017年)》(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17年逐步降低32.5復合水泥比重,實現水泥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下降10%以上,粉塵、氮氧化物量降低30%,固體廢棄物實現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水泥產業是海南重要的工業支柱,產業關聯度高,產品覆蓋面廣,對促進全省經濟增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熟料和粉磨生產作為水泥工業的重要基礎,資源依賴性強,環境占用量大等問題。雖然經過10年的快速發展,裝備水平得到改善,產品質量有效提高,產業集中度逐步走向合理,但仍然存在粉磨行業產能過剩,一體化水平扁平,產業鏈不完成,產業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等矛盾。
《方案》要求,要以海南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為依托,綜合考慮環境容量、市場因素,推動儋州、昌江、東方等熟料基地和三亞、澄邁等粉末基地的升級改造,全面生產42.5及52.5的高標號水泥。優化產業布局,在市場主導下,通過環保、節能及資源性產品成本調整等措施,引導和促進產業生產力布局調整,減少行政手段運用。
《方案》強調,要強化水泥工業節能減排,把資源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貫穿于結構調整全過程。實行嚴格的節能指標管理。提高高端水泥比重,降低熟料單位產品能耗和水泥單位產品能耗。強制采用新型干法窯外分解、純中低溫余熱發電、脫硝、節能磨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和資源單耗指標約束,發揮水泥產業無害化消納固體廢棄物優勢,加快現有水泥窯無害化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產業廢棄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