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5日談到搞投資組合拳不是強刺激。
徐紹史是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做上述表示的。
有記者問,最近一段時間在很多場合,發改委提出要搞投資組合拳,加大投資。現在外界估算這些涉及到的資金應該超過7萬億以上,請問這個數字準確嗎?是不是意味著又一輪的強刺激開始了?
徐紹史說,經濟增長從需求來說有“三駕馬車”,消費是起基礎作用,投資是起關鍵作用,我們正是從這個角度來考慮,打好投資的組合拳。
現在的投資已經不完全是傳統意義上的“鐵公機”,主要用于補短板、調結構、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發改委在去年就推出了七大工程包和六大消費工程。
這7個大的工程包,第一個包是信息、電力和油氣、網絡工程。前些天工信部向另外兩家通信企業頒發了4G牌照,先要搞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我們測算了一下,就有幾千億的投資,這完全不要政府投入,都是企業投的。電網也是這樣,完全由電力公司在投。油氣管網是由油氣公司投,除非到了城市,地方政府可能要投一部分。我們這么大面積的一個國家,到去年年底油氣管網才11萬公里,美國是50多萬公里,這些都是短板。同時,我們還要做環保領域的投資,還有清潔能源、中西部的鐵路,重大水利工程,投資也是巨大的。另外,還有棚戶區的改造,今年我們進一步加大了力度,這些工程包加上6大消費工程,養老家政健康、旅游休閑、教育文化體育等,解決了投什么,主要就是補短板、調結構,以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
這是不是強刺激,我看這個問題是誤讀。我們這么大的國家,而且現在還處于工業化、城鎮化的過程中,我們投資的領域很大,投資的潛力也很大,我們在一些需要投資的領域來加強投資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存在強刺激這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