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正式發布實施《杭州市散裝水泥和新型墻體材料“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杭州市散裝水泥辦公室和新型墻體材料管理辦公室主任龐文德表示,在散裝水泥發展中,將重點培育“三類企業”,實現“三個覆蓋”;至“十三五”末,在科技服務型、裝備制造型、水泥預制構件型“三類企業”的發展培育上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實現清潔化生產、信息化管理、城鄉市場應用“三個覆蓋”,進一步鞏固杭州市作為浙江技術創新中心、裝備制造中心、市場應用重心的核心地位。在新型墻材行業發展上,將通過實施產業發展的“服務加法、產能減法、創新乘法、污染除法”,重點抓好提質增效、消化存量、創新增量、城鄉聯動、優化政策“五項工作”,樹立新型墻材綠色發展、資源循環利用“兩大示范”,在浙江率先真正實現新型墻材發展增長動力轉換、發展方式轉變“兩個轉變”。
“十二五”期間,杭州市積極推動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三位一體”科學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散裝水泥持續穩定發展。2015年杭州29家規模以上企業共生產水泥1684.87萬噸,約占浙江水泥總量的20%;實現銷售產值64.29億元,利稅5.82億元,其中利潤1.99億元;南方水泥(306.25元/噸,0%)等三大企業集團熟料產量占杭州93.58%。水泥企業積極參與造紙污泥和市政污泥的處置,已有4家企業向國家申報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技改,水泥窯脫硝技術改造全面完成。12條熟料生產線利用回轉窯余熱發電量5.56億度,噸熟料平均發電量達到33.6度。杭州水泥散裝率繼續保持上升勢頭再創歷史新高,2015年水泥散裝率達到85.50%,居于浙江省前列,同比“十一五”末提高6.19個百分點。
預拌混凝土發展扎實推進。截至2015年年底,杭州預拌混凝土企業已達110家,比2010年增加23家;年攪拌能力達7847.50萬立方米,比“十一五”末提高23.97%,年均增長4.79個百分點;預拌混凝土供應量4599.68萬立方米,比“十一五”末增加18.27%。
預拌砂漿發展浙江領先。截至2015年年底,杭州預拌砂漿企業共19家,年生產能力達603.00萬噸,占浙江的29.81%;產量達216.33萬噸,占浙江總產量的39.12%。
行業科技實力顯著增強。杭州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的技術裝備和信息化水平在全省、全國位居前列。信息技術產業、技術裝備產業發展迅速,杭州科技創新型企業在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研發、應用與服務,生產裝備研發、制造,物流與施工器具開發生產等領域,擁有近百項軟件著作權、數十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預拌砂漿機械噴涂設備制造技術、專用車輛衛星定位系統和砂漿貯罐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發生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