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水泥企業在助磨劑認知上有偏差,也是目前行業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助磨劑的生產、加工與水泥生產相比,看似簡單,但是,如果考慮到助磨劑的配方、效果等因素,它卻是一個在技術及應用方面都很復雜的產品。要想生產出優質的助磨劑,生產者必須具備一定的化工、水泥化學、水泥工藝以及混凝土性能方面的知識。任何一種知識的欠缺,都有可能會導致產品質量上的問題,有些甚至會對水泥產品質量造成很大的傷害。但仍舊有一些水泥企業認識不到助磨劑的這種復雜性,總是覺得助磨劑的工藝很簡單,誰都可以做,質量差不多。
集思廣益抱團取暖
事實上,水泥助磨劑行業不僅僅是2016年過得不輕松,應該說,這幾年大家都過得不輕松。
面對行業的種種問題,早在2016年1月召開的中國水泥協會水泥助磨劑分會專家委員會工作會議上,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水泥助磨劑分會會長孔祥忠就曾指出,提升集中度是水泥助磨劑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
孔祥忠表示,對于當前的水泥助磨劑產業來講,提升產業集中度是最迫切的問題。由于助磨劑生產對資金和技術門檻要求低,很多小企業紛紛涉足這個行業。當水泥行情好時,大家發展得都不錯,但是現在市場發生了變化,一些產品和技術的創新不是一家家小企業可以完成的,一定要摒棄以前那種小老板的想法。面對助磨劑產能也存在過剩的現實,要通過企業兼并重組來提升市場集中度,發揮大企業的資金、規模、人才優勢,共同打造助磨劑產業的新市場格局。
而二屆六次理事會的召開,也是要把大家聚在一起,本著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的原則,以精準查找問題、再有效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好問題的思路,來進行水泥助磨劑行業的“頂層設計”。通過本次會議的討論,各理事代表一致認為,水泥助磨劑行業應抱團取暖、分區域協調合作,一起做好市場。
首先,水泥助磨劑企業要抱團取暖,這對一團散沙的助磨劑行業來說,無疑是有益的。行業的問題,只有行業同仁共同來面對才可以。自相殘殺,只有兩敗俱傷。面對強大的水泥企業,助磨劑企業可以通過兼并重組、強強聯合,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建立核心競爭力,齊心協力、凝聚成一股繩。在簽訂水泥助磨劑營銷合同時,對某些不合理的霸王條款要勇于說“不”,才能共同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而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各個助磨劑企業之間能否真正做到協調合作,舍小利、為大利。
其次,水泥助磨劑企業可以考慮轉型。一方面,可以拓寬領域,考慮由現在的生產型轉向技術服務型,由單一品種變成多品種,由產業鏈中的一端向兩端延伸。另一方面,也可以轉出行業,利用大家積累的經驗、技術、經歷,拓展到新的行業去服務、去開發市場,發展更有前途的產業。例如,福建省新創化建科技有限公司,幾年前他們就從助磨劑行業轉入到礦山廢棄物的綜合利用上來,就是通過助劑來激發礦物的活性利用。在這個過程中,把他們以前技術的一部分也利用到新的產業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