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建設報》評出了2016年中國建筑部品十大新聞,其中,“建筑防水打擊 ‘非標’活動”入選。
1 政治局定調2017年房地產
2016年1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2017年經濟工作。會議認為,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符合國情”本質上就是讓老百姓“住有所居”,把房價穩定在老百姓買得起、住得上的這個基本點、出發點上。符合“市場規律”,是基于政策穩定性的要求。房地產要想健康穩定發展,不能只有權宜之計,而沒有長效機制。分析認為,下一步,房地產發展將納入民生工作和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當中,肩負起為老百姓提供買得起、住得上的“好房子”的責任。
2 全國“兩會”聚焦綠色建材
今年全國“兩會”又一次將綠色建材變為熱門話題。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積極推廣綠色建筑和建材”。“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徐德龍的觀點可能代表了很多代表和委員的想法:“積極推廣綠色建材不僅僅是產品本身的問題,而是綠色建材在示范方面,可以放大出更多的綠色效應”。代表和委員認為,雖然綠色建材被“兩會”熱議,但更多只停留在思路上,還沒有具體措施跟進,建議國家盡快拿出干貨,使綠色建材結合供給側改革抓緊出臺具體政策。此外,對綠色建材的發展現狀,全行業無疑達成了共識:一是綠色建材只停留在理念上的宣傳,還沒完全得到消費者認可;二是標準化建設有推進,但監督落實不夠,導致綠色建材在產業鏈、集成化方面難以產生實際效果;三是綠色理念未能在前期設計中體現出來,影響了實際施工和產業鏈全鏈條的跟進。
3 建材業加快供給側改革
國務院辦公廳以“國辦發〔2016〕34號”下發了《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34號文的指導思想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統領,在供給側截長補短,壓減過剩產能,有序推進聯合重組,改善企業發展環境,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擴大新型、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優化產業布局和組織結構,推動我國建材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按照34號文要求,我國建材業的目標任務是:到2020年,再壓減一批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產能利用率回到合理區間;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量排名前10家企業的生產集中度達60%左右;建材產品深加工水平和綠色建材產品比重穩步提高,質量水平和高端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建材工業效益好轉,水泥、平板玻璃行業銷售利潤率接近工業平均水平,全行業利潤總額實現正增長。34號文既是我國建材業的頂層設計,也是全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號角。
4 裝配式建筑提上國家層面
2016年9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并下發各地、各單位貫徹落實。裝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廠生產的部品部件,在施工現場通過組裝和連接而成的建筑。相對于現在仍在施工中占主流的現澆建筑來說,就是把部分原來通過現澆成型的構配件,比如梁、柱、板,拿到工廠去生產,生產后再運到工地組裝,把它的節點做好,然后采用部分的現場澆筑將這兩部分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建筑。推廣裝配式建筑有四個方面好處:一是避免產生建筑垃圾和環境污染。二是有效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三是發展裝配式建筑可促進建筑業與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四是催生一些新產業,使經濟發展產生新動能,特別是發展鋼結構,對化解當前過剩的鋼產能有一定的作用。《指導意見》還圍繞發展裝配式建筑提出了八項任務,其中優化部品部件生產、引導建筑行業部品部件生產企業合理布局、提高產業聚集度、培育一批技術先進、專業配套、管理規范的骨干企業和生產基地,被列為主要任務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