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17年,不論是全球經濟還是新興經濟體,都出現了不小的變化,在中國“互聯(lián)網+”、“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推動下,中國未來將繼續(xù)成為亞洲的經濟重心,那么未來中國經濟將有哪些新的增長動力呢?又將面臨哪些挑戰(zhàn)呢?

目前市場對2017年中國經濟的增長有不同的看法,在亞洲金融論壇的現場投票中,有52%的參與者選擇了6%至6.5%,還有31%的參與者選擇了6.5%至7%。而對于2017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大家的看法都很不一致,其中有23%的參與者選擇了內需增加、有18%選擇了經濟開放與體制改革、17%選擇了財政政策、17%選擇了“一帶一路”、13%選擇了迅速城市化,只有4%的參與者選擇了出口復蘇。

經濟發(fā)展
中國經濟新增長點
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稱,目前很多經濟學家對中國的看法偏向悲觀,是因為大家沒有看懂中國這個經濟體。中國最大的動力將會是內需動力,過去中國主要靠第二產業(yè)工業(yè)來驅動,現在第三產業(yè)已經超過50%,意味著中國經濟已經開始起飛,而且會飛得更快。只要中國人本身創(chuàng)造力和消費力不下降,那么中國一定會很快增長,他認為2017年中國經濟將達到7%或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