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受關注的是,在房地產稅法中,是否會將現有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合并起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倪紅日此前表示,房地產稅改革要把現有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合并起來,已確定無疑。這則意味著,房產稅將增加房地產保有環節的稅負,而且是以房地產的評估值為征稅基礎,其他諸如土地增值稅、契稅等暫不納入。
草案是否真如倪紅日所言“要把現有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合并起來”,尚不得而知,不過,《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獲悉,目前,房地產稅法草案已經基本完成。
“草案起草已經有一兩年了。起草完成后,還要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F在初步草案已經有了,至于什么時間出臺,取決于高層對整個經濟發展現狀的判斷以及納稅人的共識形成。”劉劍文說。
中國房地產稅的改革方向已經清晰明朗:重大改革要有法有據。但是,對于征收房地產稅,目前仍有較大的爭議:一是征收目的問題,二是如何征收的問題。這些仍需時間厘清。
免征涉及人的居住權
張斌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社會各界討論房地產稅問題時涉及的目標主要有四個:一是打擊炒房抑制房價;二是調節財富分配;三是作為基層政府的主體稅種,完善地方稅體系;四是促進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
老百姓比較關注的是降房價。事實上,上海和重慶出臺的房地產稅試點方案的起因,均是以抑制房價和打擊炒房為背景。
在抑制房價和打擊炒房的目標之下,在張斌看來,房地產稅征收有兩個思路:一個是上海模式,對新增房產超過一定面積的部分征稅,不涉及到存量;一個是重慶模式,涉及到存量,但只涉及少數高檔住宅。
如果以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和調節財富分配為房地產稅征收的目標,則應側重調節功能,設置較高的免征額,對基本住宅消費和改善型住房消費免征。這是老百姓最為關注的,畢竟房地產稅一旦實施,買房后每年是否要交錢,要交多少錢,這些錢都需要從老百姓的口袋里拿出來。
2011年上海和重慶的房產稅試點方案,都有免征條款:上海本地戶籍居民人均60平方米免征,重慶對于新購房100平方米免征。除此之外,坊間熱議的還有人均30平方米或50平方米免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