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人均水泥產能高達1.3噸,高出國家規劃30%,屬于水泥產能嚴重過剩地區,且現有的7條生產線皆為新型干法水泥工藝,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在湖南省建材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也找不到永州紅獅水泥項目規劃的影子。原湖南省建材行管辦一負責人稱:“我們建材行管辦沒有就永州紅獅水泥項目向湖南省發改委和經信委出具過任何行業的意見。”在中央多家媒體曝光永州紅獅水泥項目違規后,紅獅集團回應說:“永州水泥項目手續合法、齊全、有效。因為當地政府部門沒有叫停項目。”這也是事實。有行業人士稱:“這是一個生產工藝先進但在產能嚴重過剩地區建設的違規項目,不是企業就是政府,必須為此違規且頂風違反國家產業政策的行為負責任或埋單。”有關人士直言,“中央政令落實不了,關鍵責任在政府。”
中央強調,去產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一要務。“湖南省水泥協會殷殷期盼改革春風早點吹到湖南來,中國建材集團、海螺水泥、華新水泥、冀東水泥、金山水泥、驕陽水泥、蓮花水泥等,都在嚴格執行水泥錯峰生產產業政策,豈能容違法違規新建的永州紅獅水泥項目建成投產?是誰在攪局湖南日趨規范自律的水泥行業大局呢?”這是記者聽到的眾多湖南水泥行業人士的聲音和呼吁。
最近,國家對于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高度重視,成立了8個調查組對全國各省市區進行專項督查。湖南省水泥協會以及相關企業喜出望外,將實名舉報信提交給了督查組。工信部相關部門已電話告知湖南省水泥協會,永州紅獅水泥項目一事,已經責成湖南省經信委牽頭調查,并將調查情況上報調查組。據了解,中國建材聯合會也已函請湖南省人民政府查處該違建項目。湖南省水泥協會及其會員企業正拭目以待。(文章來源:中國建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