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扎實有效去產能仍是2017年的重點工作任務,要堅決淘汰不達標的落后產能,嚴控過剩行業新上產能。河北作為建材大省,去產能任務艱巨。河北已經采取了哪些措施推進去產能工作?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今年又將采取哪些方式保證去產能任務的順利完成?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政府參事王福強
兩會期間,記者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政府參事王福強,他詳細介紹了河北當前去產能的相關情況及下一步的行動措施。
堅定不移去產能
由于河北省產業結構偏重,國家公布的產能過剩的產業,比如水泥、鋼鐵、玻璃,在河北比重都很大。因而,化解過剩產能的任務十分艱巨。但河北仍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定,相繼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證化解產能過剩的行動能夠落到實處。
“在去產能方面,幾年前,河北就提出了‘六六四三’工程,即到2017年要壓減6000萬噸鋼鐵產能,6000萬噸水泥產能,4000萬噸燃煤產能,3000萬噸重量箱的平板玻璃。今年是工程的收官之年,我們更要加大力度推進相關工作,實現完美收官。”王福強說道。
當記者問及對化解過剩產能起到相當作用的錯峰生產在河北的執行情況時,王福強表示,河北大的水泥集團在帶頭執行錯峰生產,政府也積極支持和引導,可以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