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宗贤,1909年9月21日出生,逝世于2011年11月1日,享年103岁。陆宗贤的一生经历丰富多彩。1931年大学毕业后,就职工作于上海水泥厂。1933年怀着实业救国的梦想,前往当时水泥科技领先的德国深造,师从著名教授库尔(水泥工艺配料的石灰饱和系数KH的发明者),主持完成了当时在世界上还没有的新品种水泥-道路水泥的研制,并编制了道路水泥标准和施工规范。
1935年回国后,陆宗贤先后参加了云南水泥厂和重庆建成水泥厂的勘查创建工作。1944年任贵州水泥公司总经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陆老参加了中华民国政府资源委员会奔赴各地进行调查,为恢复战后建材的生产作准备。
1952年,为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筹建水泥厂,陆宗贤受王震将军的邀请,先后在新疆第一水泥厂,第二水泥厂的筹建处工作,结束了新疆依靠数千公里调运水泥的历史。陆老在新疆工作26年,为开发和建设边疆奉献出了一生中最为宝贵的岁月和心血。
6.原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技术顾问黄大能

黄大能
黄大能1916年出生于上海,逝于2010年7月6日,享年94岁。他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之子,早年留学英国。1946年至1949年在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水泥组任职。1949年至1950年,任大连大学工学院土木系副教授。1950年后,先后在原重工业部华北窑业公司研究所,原建筑材料工业部综合研究所、水泥研究院,原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工作。1972年至2001年,历任原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所长、副院长、副总工程师、技术顾问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