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勞動就業服務局農村勞動力管理處處長王璽說,去產能職工再就業已進入以技能促就業的階段,有技能可以挑工作。去產能地區要結合當地職工特點,對下崗失業人員進行電氣焊、園藝等實用性技能再培訓,幫助他們實現再就業。近年來,鹿泉已舉辦化解過剩產能人員職業技能培訓班12期,培訓學員355人。
可選擇自主創業,但關鍵要有知識和經驗的積累
誰能想到,曾經的下崗電工,如今卻成了新能源公司的老板。
宜安鎮宜安村的杜力軍,曾在石家莊市建材廠當了18年的電工,下崗失業后曾到燕趙水泥廠、天慶水泥廠、極光水泥廠、騰達水泥廠等多家水泥廠工作。豐富的工作經歷,讓他具備了創業的素質和條件。
2011年,杜力軍第一次創業,投資20多萬元建了一家塑料廠。然而一年后,因為環保政策原因,塑料廠被關停,他連本錢都沒有收回來。
5年后杜力軍再次創業。2016年3月,杜力軍與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家新能源公司,銷售光伏產品并進行工程建設。因符合產業政策,前期又進行了大量市場調研和技術研發,公司實現快速發展,業務不僅限于石家莊,他還承攬到了承德、張家口等地的一些光伏建設項目。
與杜力軍相似的是,下崗失業人員楊衛章要當創客了。獲鹿鎮楊莊村的楊衛章,1985年在西苑水泥廠工作,負責維修水泥攪拌機等設備。2005年,西苑水泥廠關停。楊衛章先后找了幾份工作,包括在北京的一家央企從事設備維修工作。因為老人身體不好,楊衛章決定回鹿泉創業,創辦一家公司。
“只有有了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創業才有可能成功。”杜力軍說。
“政府部門要積極鼓勵職工根據自身特點自主創業,并在資金、技術等方面積極協調給予大力支持。”馮鳳庭說,要針對去產能職工創業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幫扶,開展就業培訓、創業指導,提供專家指導、政策咨詢、創業貸款,制定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為妥善安置去產能職工打出組合拳,才能較好地讓去產能職工順利實現再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