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16年4月发布的2015年年报“吃亏”后,2016年6月3日,山水水泥董事会发布公告称,“按每一股现有股份可认购四股新的本公司股份”。山水水泥第二大股东山水投资是山水集团的创业团队,是由近4000名山水的职工股东组成,根本无法支付巨额的认购费用。山水投资一方认为,配售新股严重损害职工股东及山水投资的利益,将使山水投资在山水水泥中的持股比例由25.09%下降到6.2%。这一举措当即遭到众多职工股东签名抵制,最终宣告失败。
但上市公司的动作并未停止。2016年9月12日,山水水泥董事会再次发布公告称,“为偿付本集团未偿还债务、恢复公众持股数量,向不少于六名独立承配人配售不低于9.1亿股,配售下限0.5港元。”而当时股价6.29港元。
“配售新股”方案拟定于2017年2月17日的股东大会上审议,而山水投资职工股东认为已经违反自己意愿、不代表自己利益的安永会计事务所人员,是这次股东大会的发起者之一,也是决定方案是否获通过的重要投票人。安永是谁?在上一轮“山水”之争中,为维护山水投资利益和股份价值不受前任董事长的侵害,香港高等法院委任的山水投资职工股份的接管人。“山水投资持股占比将被稀释,由25.09%降至20%以下,同时0.5港元下限配售价严重低估山水公司价值。”山水投资方面还认为,“天瑞集团控制的董事会一再强行推进配股方案,名义上是筹集资金或恢复公众持股数量,但真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绝对控股山水水泥,为下一步掏空山水集团铺路。”在山水投资的股东看来,这只是天瑞又一次故技重施。
天瑞集团2006年曾收购一家香港H股的上市公司天元铝业。曾是河南三门峡市的支柱国有企业,落得几近破产的境地。类似的一幕同样发生在平顶山星峰集团有限公司身上。星峰集团原属国家69家重点水泥生产企业。河南省平顶山市政府2005年11月引入天瑞集团,天瑞托管后,开始进行“破坏性”生产,星峰集团职工表示“天瑞集团觊觎的就是星峰集团的矿山资源,明显是借托管之名,行侵占之实”。2008年,当地政府解除天瑞集团对星峰集团的托管并停产,公司于2012年宣布破产。
2017年2月13日,山水投资职工股东代表向香港高等法院递交了禁制令的申请,16日,香港高院作出判决,一是安永必须寻求取消或延期2月17日的股东大会,不审议“配售新股”方案;如果不能延期或取消,安永则应在会上投反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