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指出,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發展與保護矛盾依然突出,一些地區和部門對環境保護有關要求落實不到位,部分區域流域環境質量有所下降,局部生態環境破壞問題較為突出。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是統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不夠。督察談話中,不少領導反映,全省環境保護認識仍有差距,一些地方領導仍然認為經濟發展是硬任務、環境保護是軟指標,因而在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軟,環境保護工作顯得比較被動。西咸新區本應成為落實新發展理念的示范區,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重開發、輕保護的問題。全區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到位,基礎治污設施建設滯后,環境監管缺失,每天近4萬噸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排滲坑或河流;灃東新城三橋和王寺街等城鄉結合部大量冶金、塑料、建材等小企業污染嚴重;延長石油子午輪胎廠、陜西萬泉咸陽環保電力等企業環境問題長期未得到有效處理,群眾反映強烈。全區近兩年大氣PM10和PM2.5平均濃度高居全省首位。
由于歷史原因,關中地區重化產業比重較大,大氣污染問題突出。但近年來仍在大量新建擴建高污染項目,2015年火電裝機規模、煤化工產能、水泥熟料產能分別較2013年增加約13.0%、17.7%和8.4%,不僅進一步加劇區域大氣污染,也為今后產業結構調整帶來沉重負擔。
發展改革委部門減煤工作不實,全省2014年規上工業1000萬噸減煤任務,僅完成295萬噸,2015年300萬噸減煤任務僅完成11萬噸。現場督察發現,咸陽市發展改革部門認定渭河發電、大唐渭河熱電、陜西華電瑤池等3家企業2014年減煤25.67萬噸,但實際增加燃煤18.73萬噸。工業和信息化部門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不力,陜西漢中鋼鐵集團公司4臺90平米以下燒結機長期違規運行,無脫硫設施,超標排放嚴重;寶雞秦安鍛造等7家企業仍然存在化鐵煉鋼、中頻爐和軋機等不符合產業政策的落后裝備,長期未按要求淘汰到位,環境污染嚴重。
二是重點區域流域環境問題嚴峻。關中地區大氣環境質量形勢嚴峻,西安市已成為全國污染嚴重的省會城市之一,咸陽市、渭南市2016年大氣PM10和PM2.5平均濃度均比2015年大幅上升。但該區域仍在大量新建擴建高污染項目,2014年以來,關中地區違規新建多個火電化工及燃煤供熱鍋爐項目,違規新上80多臺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龍門鋼鐵公司還擅自建成1座1800立方米高爐及附屬設備,新增煉鐵產能約150萬噸。
西安市因部分區域污水管網建設不到位,多個污水處理廠采取“河道納污、抽取河水”方式收集處理污水,2015年以來,渭河西安段天江人渡、耿鎮橋兩個斷面水質仍為劣Ⅴ類。江村溝垃圾填埋場1994年建成后,一直向唐家寨水庫直排垃圾滲濾液,尤其是2015年11月以來,因垃圾滲濾液廠處理能力嚴重不足,每天約1800噸垃圾滲濾液未經處理直排水庫,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和風險隱患,群眾反映強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