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2020年之前,在產能嚴重過剩沒有得到有效化解、省區內行業產能利用率沒有達到80%的合理區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未取得顯著成效之前,地方政府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核準新建水泥項目,水泥窯協同處置和PVC配套項目必須利用現有生產線實行改造。”華潤水泥總裁紀友紅和西南水泥總裁姚欽提出的建議也道出了不少水泥企業家的心聲。
水泥行業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迫在眉睫。“中國水泥協會結合各水泥企業的意見建議,發布了《2017年C12+3峰會共識意見書》,包括了去產能、設立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淘汰落后、錯峰生產等水泥行業重要工作,形成了9條共識意見。”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孔祥忠告訴記者。
孔祥忠說,去產能的首要任務是堅決遏制新增產能,應停止地方政府核準新建水泥項目。意見書提出,2020年之前,在各省區內總熟料產能利用率沒有達到80%以上的合理區間時,地方政府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核準帶來新增產能結果的新建水泥項目。從2017年起,所有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必須限于現有企業熟料生產線進行改造。水泥大企業要帶頭停止申報新建水泥項目,對已獲得正式核準項目,原則上不再投資建設。對2016年及以后動工新建的違規水泥項目,停發企業生產許可證,并不得向企業發放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配額,土地、礦山權證手續尚未辦理的一律停止審批。
孔祥忠表示,建議政府主管部門對違規水泥建設項目專項督查,及時清理在建和已建項目。專項督查重點放在“批小建大”“重復使用置換指標”“無證生產”上。對重復使用置換指標、執行壓減產能政策不力的政府主管部門或領導人,要行政問責。
為了有利于加快行業去產能工作的總體部署和實施推進,意見書提出,將成立由協會領導和大企業領導共同組成的“行業去產能領導小組”。據孔祥忠介紹,水泥協會將開展水泥行業去產能、增效益的多項專題政策研究,向政府部門提出政策建議,全面推動行業去產能工作。
意見書還提出,應盡快落實國辦文件中“設立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實施細則。“要對主動退出產能給予獎補,盡快建立過剩產能退出通道,積極探索組建省區級水泥投資管理公司等模式來承接去產能任務,推進行業結構調整創新試點工作,加快去產能步伐。”孔祥忠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