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前,新疆力爭擠壓退出水泥產能3000萬噸,產能利用率趨于合理。15日,記者從自治區經信委獲悉,由自治區經信委制定的《新疆水泥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已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并轉發各地州市及有關部門。《方案》提出:2017年力爭退出產能500萬噸,到2020年,通過錯峰生產,壓減產能3000萬噸。促進水泥產能利用率趨于合理,環保、能耗、質量和安全全部達標,市場秩序規范有序,經濟效益穩步回升,產業結構實現優化升級。
自治區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底前,嚴禁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備案和新建擴大產能的水泥項目。行業部門要聯合有關部門,制定分年度、分區域水泥過剩產能退出導向意見。環保、經信、稅務等部門要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加大對錯峰生產的監督檢查和支持力度,確保停窯措施落到實處。
《方案》還提出,2017年5月1日起,取消全部32.5等級水泥,全面提高水泥產品檔次。在烏魯木齊市、庫爾勒市示范推廣C35及以上強度等級混凝土生產應用。研究取消C30等級及以下混凝土方案。支持行業組織和大型骨干水泥企業,探索聯合設立水泥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專項用于化解產能過剩。推進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和以產能互換、生產線互換等方式聯合重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