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多年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与中大型水泥企业的去少增多有很大关系。我们看2015年以及2016年部分大中型水泥企业熟料产能表,如下表所示:
部分大中型水泥企业2015、2016年熟料产能表 | ||||
企业名称 | 2015年熟料产能(万吨/年) | 2016年熟料产能(万吨/年) | ||
合并 | 中国建材 | 31047 | 31453 | |
中国中材 | 8706 | 8784 | ||
安徽海螺 | 18836 | 20376 | ||
合并 | 冀东水泥 | 7080 | 7080 | |
金隅股份 | 3543 | 3460 | ||
华润水泥 | 5906 | 6325 | ||
山水水泥 | 5150 | 5460 | ||
台湾水泥 | 4067 | 4067 | ||
天瑞水泥 | 3364 | 3364 |
看上表,只有冀东水泥、天瑞水泥、台湾水泥熟料产能没有变化,金隅股份减少了微不足道的几十万吨年产能,其他的各水泥企业熟料产能都明显地增加了,其中中国建材集团与中材合并后,累计增加了484万吨年产能,而海螺水泥产能增加得近乎疯狂,一年增加了1540万吨年产能,华润水泥增加了419万吨,山水水泥增加了310万吨。
大型企业因实力雄厚,应对国家政策的能力灵活多变,为了让企业能正常运转以及谋长远发展,国家让淘汰2500t/d的生产线,大企业可能会响应号召,淘汰1条2500t/d的生产线,而上1条10000t/d的生产线,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看似数量没变化,但产能却增加几倍了。
而小型水泥企业,或者选择被并购,被重组,或者选择勉强支撑,无论怎么样,小型水泥企业所拥有的产能总会被变相保留或增加,这也是近年来,产能为何多年来未去反而增加的原因之一。
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保留产能
早在2015年4月工信部曾印发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提出继续做好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工作,严禁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行业新增产能。实施办法明确指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建设,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
针对此办法,水泥企业绞尽脑汁,为了规避无故新增产能的罪名,又能保留已有的水泥生产线,开始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方案。一时热血沸腾,多少知名企业投入其中,据了解福建龙麟投资7.7亿元,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示范项目。华新水泥(信阳)有限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于2014年10月建成投产,该项目总投资约9450万元,每年可处置信阳市政生活垃圾29万吨。
水泥企业花费了不少资金投资生活垃圾示范项目,看上去是没有新增水泥产能,但是变相保留了本该淘汰的水泥生产线,导致产能置换,又引发新的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