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敬田介紹,經過近一年努力,山水集團各項生產經營指標已接近或超過歷史最好水平,在行業內恢復到領先水平,1-10月,全行業水泥利潤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7%,山水集團實現減虧15億元,目前已經實現減虧20億元。毛利率為20%,高于全國平均毛利率5.7個百分點,山水集團毛利率增幅為73%,水泥行業平均增長幅度為13%,盈利明顯提升且好于行業平均水平。“近一年的實踐證明,山水集團新一屆班子的工作取得同行業企業的尊重,獲得政府對新領導班子的信任和支持,獲得行業協會的認可,更沒有辜負集團2萬多名干部職工的期望。”
“協同去產能”抗行業大旗
“供給側改革”“去產能”是國內嚴重過剩行業2016年的一個重要主題,水泥行業也不例外。山水集團在今年年初率先扛起協同去產能大旗,得到全國水泥行業尤其是行業排名前十的各大集團的認同,在沒有國家一分錢投入的前提下,通過行業自律化解過剩產能,取得豐碩成果。
宓敬田說:“國家供給側改革是化解產能過剩的唯一選擇,也是突圍之路。水泥行業在長期粗放式發展的模式下也面臨著產能嚴重過剩的形勢,產能利用率平均只有50%,經營困難和企業虧損面持續擴大。去年已經有半數企業虧損,今年年初情況更差,價格進入了20年來的最低水平,如果不果斷采取措施,水泥行業今年可能面臨全行業虧損。當務之急就是大企業要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主動擔當起歷史使命,從國家,行業的高度出發,做好區域市場建設和協調工作,加強行業自律,顧全大局,不搞惡性競爭,帶頭穩定市場價格,維護行業健康,為徹底化解過剩產能贏得充足時間。今年水泥行業協同不僅是一個去產能的問題,更深層的是推動和維護行業健康發展的問題。從全國大環境看,鋼鐵、煤炭行業是既有政策支持,也有資金扶持,而水泥行業是國家只提供了政策支持,但即便如此,水泥行業卻通過國家政策支持,行業協會引導,大企業主動擔當,創造了一個奇跡,一到十月份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332億元,同比增長47%”。
山水集團年初率先扛起行業協調發展的大旗。在與中聯集團經過多次溝通后,3月5日共同牽頭成立了山東省旋窯水泥企業聯盟會,會議選舉山水集團副總經理趙利平為聯盟會長,明確了山東水泥市場行業協調發展的方向。
今年4月,山水集團借承辦“泛渤海水泥行業峰會”之際,公開倡議在山東、山西、京津冀、內蒙和東三省泛渤海區域“協同去產能”。宓敬田在會上表示:“山水集團將發揮大企業的主導和引領作用,為行業發展擔當,為企業生存擔當,為加強水泥市場的建設和協調,推動行業健康發展,負起企業應當負起的責任,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
今年5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簡稱34號文),山水集團借勢而為把海螺集團、中聯水泥、金隅冀東、天瑞和山水集團聯合到一起,簽訂了環渤海戰略協定,共謀發展,使去產能的協同區域擴大到江北十省市及江南地區。宓敬田介紹,從7月16日開始,“五大集團”每一個月開一次協同例會,共同商討行業凈化、協同去產能問題,消除了行業間的惡性競爭,水泥價格整體得到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