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集團今天在濟南總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山水集團新一屆董事會和領導班子接管企業近一年來的生產經營情況。截至到11月底,山水集團已實現扭虧為盈,同比去年減虧20億元。
山水集團副董事長宓敬田告訴記者,通過近一年的實踐證明,山水集團新一屆班子的經營成績獲得同行業的尊重,獲得政府以及行業協會的信任和支持,更沒有辜負集團2萬多名干部職工的期望。”
扭虧目標提前實現
2015年12月,山水集團新董事會成立,2016年1月實現對包括集團總部在內的100多家公司的全面接管。
宓敬田介紹,接管后的山水集團可以用“一片慘淡”來形容。多數企業已陷入癱瘓狀態,賬面資金只有幾千元,欠繳電費,拖欠工資,欠繳職工保險等問題普遍存在。而當時企業外部環境也不容樂觀,全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企業間競相低價傾銷,虧損經營。新領導班子上任伊始,恢復正常運營秩序、開展生產自救成為當務之急的頭等大事。
今年2月19日,山水集團召開年度工作會議,客觀正確分析和對待面臨的復雜困難的形勢,正視困難,勇于面對,確定集團全年經營目標和管理思路“抓兩頭,控中間;月度對標,嚴格獎懲,確保全年扭虧為盈。”
首先在管理模式上,打破張氏父子多年的集權管理模式,采用現代化大集團通用的分層管理模式,按照“管控有序,統分有度”的原則,明確集團與下屬公司的職能。具體來講就是按照貼近資源和市場的原則將現有的企業劃分成六大運營區,即:魯東運營區、魯西運營區、魯南運營區、東北運營區、山西運營區、新疆運營區。在經營措施上,以“抓兩頭,控中間;月度對標,嚴格獎懲”作為工作重點。
所謂“兩頭”,一頭是原燃材料的采購,一頭是產品的市場銷售;“中間”是指生產過程。宓敬田介紹,多年的實踐證明,對于水泥企業來說,只要抓住了兩頭,控制好中間,就一定能創造出好的效益。水泥是典型的原材料產品,原燃材料占水泥制造成本的70%左右,采購價格降低,全集團將產生很大的效益;水泥又是量大價低的產品,毎提高1元/噸,全集團將產生7000萬元的效益;生產過程的運行指標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力,例如煤耗降低1公斤,可節約成本3000多萬元。
而“月度對標,嚴格獎懲”則是指讓指標好的公司和個人薪酬得到提高,讓完不成指標的公司和個人薪酬會降低。采取的措施就是實行月度對標考核,依據考核結果嚴格獎懲。做到靠制度管人,靠業績取酬。
宓敬田告訴記者,雖然山水集團當時千瘡百孔,新領導班子的管理能力和對企業的控制力是強有力的,我們對山水的資產和干部職工的素質是很有信心的,目標明確后,集團上下迅速動員起來。3月份還是負現金流,4月份就實現正現金流,5月份盈利5000萬,6、7月份達到1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