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山水集團聯合中聯集團在濟南舉辦“泛華北、東北地區水泥企業錯峰生產工作會議”,進一步夯實“錯峰生產、化解產能過剩協同機制”。該會議促成國家工信部、環保部于10月28日聯合下發《通知》,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將協同去產能覆蓋到所有江北地區和江南大部分地區。《通知》決定,2016—2020年期間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包括京津冀、東三省、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等所有15個省市自治區所有水泥生產線錯峰生產。
宓敬田介紹說:“以行業自律的形式化解產能過剩,國內目前只有水泥行業。而通過行業自律上升到國家層面,現在也沒有其他行業能夠做到。”
宓敬田告訴記者,下一步將通過組建更緊密的投資公司的形式將行業去產能這一成果固化下來。組建區域集團是供給側改革的新舉措。據介紹,成立投資公司是按各企業所占市場規模出資,比如山水集團和中聯水泥占山東65%的市場份額,兩家在山東投資公司的出資比例就是65%,成立投資公司的目的在于通過收取專項基金“專門用于獎補主動退出的產能”,建立行業退出機制,達到主動去產能的根本目的。
此外,投資公司的作用還包括市場統一運作、調度錯峰生產、集中采購、技術共享及市場區域更進一步協同。
宓敬田介紹,目前山東、內蒙、遼寧等省、自治區政府已經下發相關文件,投資公司成立之日也將是水泥行業去產能進入一個全新階段之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