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11月規模以上建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建材行業已經顯現出總體趨穩態勢,需求保持平穩,特別是基建項目釋放效應對水泥等拉動明顯;去產能成為行業自覺、不自覺的主動行為,行業自律作用顯現;結構調整工作有推進,兼并重組促進市場格局重構,競爭環境有所改善。未來,建材工業將即由單一的建材制造業向建材服務業擴展,實現兩業并舉。
中國建材聯合會會長喬龍德表示,2016年建材行業處于重要的轉折期、結構調整的轉型期、新的發展方向的選擇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期,是縮短過剩與短缺共存周期的關鍵時期。建材行業在經過跟隨、追趕國際領先水平的進程時期后,開始向前超越。下一步要進一步統一思想、開拓進取、砥礪奮進、敢于擔當,堅決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戰。
去產能成行業共識
記者:建材工業曾經是產能過剩的重災區,通過不懈的努力,水泥行業錯峰生產、主動停產等成為常態,企業從消極對待、惡性競爭逐漸開始了主動應對、積極參與。為此,2016年建材工業做了哪些努力?
喬龍德:今年建材行業“去產能”辦公室成立,停止生產32.5復合硅酸鹽水泥生產的動員大會召開,是建材工業從以往的以需求側改變供給側,向以供給側引領需求側轉變的首次嘗試。
去產能,政府、行業、企業已經形成合力,在市場需求沒有較大改變的情況下,建材行業實現了穩增長的良好開端。以水泥行業為例,去產能的效果在今年下半年已經顯現,很多企業雖然產量比往年有所減少,但是利潤反而有所增長。
未來,建材工業還將推出有力度的限制禁止新增產能的項目審查制度;將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規定轉換成各地政府的可操作、可實施的具體政策并推進實施;爭取政府和行業自籌補貼資金,用于落后產能退出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