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體系全力支持 裝配式建筑在甬迎來產業"春天"
產業快速勃興
這幾天,在位于余姚小曹娥鎮的捷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粗笨長大的房屋預制梁柱和樓板件通過流水生產線,正在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然后被運往建筑工地,通過組裝成為建筑工程的組成部分。這是我市推廣裝配式建筑的一個縮影。
通常認為,裝配式建筑是用預制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是工業化和信息化在建筑業領域深度融合的產物,從而使讓房屋建造可以像汽車生產流水線一樣作業。
“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對推動建筑業生產方式變革、保障工程建設質量安全、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等具有重要意義。”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從今年起,我市將出臺相關政策,大力發展預制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等多種形式的裝配式建筑,到2018年全市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20%以上,到2020年全市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35%以上。這兩個數字均高于全省的規劃目標。
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近年來,我市在發展裝配式建筑方面已取得了明顯成效。資料顯示,自2013年甬城首個裝配式項目———寧波萬科城4期3號樓開工以來,經過培育成長和政策扶持,去年全市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達313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和公建項目108萬平方米,實現了裝配式建筑的快速增加。
同時,我市將培育相關企業作為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重要抓手,力促企業轉型升級,培育龍頭企業完善產業鏈。
目前全市有省級新型建筑工業化示范基地和示范企業各1家,市級PC構件生產示范基地3家,鋼結構和裝飾裝修示范企業4家,產能基本可以滿足全市裝配式建筑發展需求。同時,培育了一批開發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等企業。總體上,為寧波全面推進裝配式建筑、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政”持續加碼
發展裝配式建筑需要進行政策層面的頂層設計,同時還要將政策落實到底。目前,我市已基本建立健全了政策體系,力促裝配式建筑全面開花。
2015年,我市兩次出臺政策,采用“引”和“逼”相結合的方式推廣裝配式建筑。“引”主要是給予建設單位面積獎勵、提前預售等政策,“逼”則是在土地出讓時強制加入裝配式建筑指標要求。去年,我市又在全省率先出臺了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了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重點、責任主體,并從供地條件、招投標、規劃許可、施工及驗收、面積測繪和產權登記等建設程序上有力保障了項目的順利推進。同時,配套出臺了商品房提前預售、新墻材基金和散裝水泥資金返退等專項政策。
據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后,凡采用裝配式建筑的居住建筑和商業、辦公等公共建筑,可享受多項優惠政策:
除適度減免施工企業繳納的質量保證金和建設單位繳納的住宅物業保修金外,房產開發商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領取土地使用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全裝修商品房項目,可申請預售登記,領取商品房預售許可證。10層以上的裝配式建筑項目,建設單位可申請主體結構分段驗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