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泥业务:收购冀东,谱写版图新篇章
金隅水泥业务主要布局在京津冀区域,拥有32条熟料生产线,水泥产能约5000万吨,熟料产能约4000万吨,是京津冀水泥龙头企业,国家重点支持的十二家大型水泥企业之一。水泥板块作为公司的基础产业,曾占据公司营收过半份额,是公司的业务支柱,但在行业景气恶化的背景下,公司水泥业务营收和毛利率2014、2015连续两年出现下滑,业务份额也逐年收缩,从2011年的近50%降至目前的25%左右。
两大龙头强强联合,京津冀新巨头诞生
今年4月,公司与唐山市国资委、冀东发展集团签署《关于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组之框架协议》,金隅、冀东两大京津冀水泥龙头的重组整合拉开帷幕。此次重组,公司以现金47.50亿元认购冀东集团新增注册资本,并以现金4.75亿元收购中泰信托持有的冀东集团10%股权。冀东水泥则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公司旗下水泥、混凝土等相关业务资产,同时募集资金购买上述资产的部分少数股权和冀东发展集团所属混凝土、骨料等业务资产。重组完成后,公司累计持有冀东集团55.00%的股权,成为冀东集团的控股股东,并成为冀东水泥间接控股股东,冀东水泥将成为集团唯一的水泥业务平台。
此次公司与冀东水泥业务整合后,两者合计熟料产能将超过1.1亿吨,水泥产能合计达1.7亿吨,仅次于中国建材和海螺水泥,位居全国第三,成为以京津冀为大本营,雄踞华北,辐射西北、东北区域市场的水泥三巨头之一。
京津冀地区是公司水泥业务和冀东水泥的核心市场区域,截至2015年京津冀地区熟料产能合计约1.03亿吨,金隅股份和冀东水泥熟料产能占比分别为29%左右,合并后将在京津冀地区拥有58.9%的市场占有率,形成绝对的主导地位。京津冀地区市场需求在过去三年大幅恶化,产能过剩导致市场恶性竞争严重、协同度差,公司与冀东水泥两大龙头分立未能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合并后龙头效应将显著增强,市场供给格局将发生质的改变。
内部优势互补,整体竞争力提升
冀东水泥大部分生产线都是2009年以后新建投产,“硬件”配置高,没什么历史包袱,不过其吨费用仍明显高于竞争对手,在京津冀地区内对比来看,其水泥业务盈利水平近年来也差于金隅。
相比之下,公司具备较强的内部管控能力,之前收购鼎鑫水泥,太行水泥、拉法基水泥的北京产线等,都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扭亏或利润的大幅提高。因此公司与冀东的合并有望达成优势互补,加上规模效应的发挥,提升整体竞争力。
高集中度+强龙头,区域协同有望持续改善
金隅收购冀东之前,京津冀地区的CR3达到66%,直观来看集中度并不低,但为什么没有出现像华东市场那样协调的市场?我们认为外在因素在于京津冀过去三年需求大幅恶化,内在因素在于金隅冀东当地小企业之间没有达到华东市场那样的默契度,而且龙头公司的引领作用没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