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新疆水泥行業在去產能方面動作頻頻,一環扣著一環。
先是2016年中召開水泥行業脫困推進會議,后在全國水泥行業實現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現場交流大會上作經驗介紹,當年11月中旬印發《關于轉發新疆水泥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實施方案的通知》并出臺6個配套政策文件,2016年12月20日再次召開新疆水泥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工作會議,交流探索新疆水泥行業去產能路徑。
籠罩在新疆水泥行業頭頂的霧霾終于變得稀薄。
2016年,在產能嚴重過剩60%、水泥需求量下降5%的嚴峻形勢下,我區通過狠抓錯峰生產和行業自律,水泥行業“回暖”,全行業實現減虧80%。
然而,產能嚴重過剩依然是縈繞在水泥行業人心頭一道揮之不去的陰影。面對2017年盈虧平衡,減產500萬噸的目標任務,水泥行業將如何在機遇與挑戰中前行,各方仍在探索中。
回顧:
去年行業“回暖”減虧80%
“通過實施降成本增效益等一系列措施,2016年企業減虧4.5億元左右。”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磊說。2015年,企業虧損達6億多元。
新疆青松建化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也實現了減虧,同比減虧2億元左右。
“2016年水泥價格每袋漲到37元左右,南疆地區每袋達到40元至46元,水泥價格上漲為企業減虧奠定了基礎。”新疆青松建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迎春說。
作為新疆水泥企業的“老大哥”,天山股份和青松建化的減虧“成績單”折射出新疆水泥行業的回暖曲線。
據自治區建筑材料行業管理辦公室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我區水泥行業扭轉了持續下行局面,總體表現“量降、價升、大幅減虧”的運行特點。水泥行業實現減量增長,運行質量顯著改善。
據統計,2016年前11月,全區水泥出廠平均價格約280元/噸,比2015年同期提高37元。
從銷售情況看,2016年前11月我區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水泥約3750萬噸,同比下降11%,降幅較2015年同期收窄5個百分點。雖然銷量同比下降,但也讓企業在騰挪轉換之中尋找到新的機遇,在激發企業內生動力的同時,也為我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增添了一抹亮色。比如新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并購圣雄能源,利用電石渣替代石灰質天然原料制水泥。
中泰化學水泥公司董事長李慶說,自2015年并購圣雄能源進入水泥行業以來,圣雄能源從2015年虧損11億元到預計2016年減虧8億元,同時解決了4600多人的就業問題。
剛剛結束的新疆水泥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工作會議透露,2016年,在產能嚴重過剩的嚴峻形勢下,全行業產值不但沒有降低,還增長了3.8%,超額完成了年初減虧50%的目標任務。
“這說明新疆水泥行業在脫困增效方面還有很大空間。”自治區建材行辦副主任孫存穩說。


